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缅怀器官捐献者 留给这世界继续的温暖

2017-04-04 10:45  中国新闻网

缅怀器官捐献者留给这世界继续的温暖

贵州省首个人体器官捐献纪念广场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龙凤园陵园落成。 周娴 摄

中新网龙里4月4日电 题:缅怀器官捐献者 留给这世界继续的温暖

作者 周娴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的这句诗是人体器官捐献者真实的写照。

2017年,3月23日,贵州省首个人体器官捐献纪念广场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龙凤园陵园落成。纪念广场上的纪念墓碑上面“站着”11位已经离去的人,共捐献器官31个,挽救了31名器官衰竭患者生命。他们生命的一部分,也已化身成了爱。纪念墓碑是他们“重返”人间的唯一痕迹——他们器官还在世界的某些地方“活着”。

世界待他们残忍,他们却对世界温柔以待。

贵州省第10例器官捐献者吴学宇的父亲吴维刚在贵州省首个人体器官捐献纪念广场献花。 周娴 摄

贵州省第10例器官捐献者吴学宇的父亲吴维刚在贵州省首个人体器官捐献纪念广场献花。 周娴 摄

清明节,吴维刚来到贵州省人体器官捐献纪念广场,他用手轻轻擦拭着儿子吴学宇的名字,贵州省第10例器官捐献者。2017年2月8日,8岁的男童吴学宇因外伤肝破裂术后昏迷,进入了贵州省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治疗。吴维刚告诉记者说,“孩子就是为了躲炮仗,导致了肝破裂。”

经过医院8天的全力抢救,最终没能从死亡线上将吴学宇拉回,当所有人正在为年幼生命的早逝而叹息时,孩子的父母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将孩子的器官捐献出来,让别人“重生”。

“孩子在抢劫过程中得到了不少爱心人士的捐助,我报答不了他什么,只能尽力去帮助其他人。”吴维刚告诉中新网记者,“捐出去,总好过眼睁睁看着他在痛苦中死去;如果他死了,留下的也只是一把骨灰,我们看着也伤心。不能救活他,至少让他身上的器官仍然‘活’在这个世界上,这也是我们这辈子能为他做的最后一件事了。”

2月16日,贵州省人民医院为吴学宇举行告别仪式,该院肝胆外科器官移植团队在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专家的指导下,顺利完成器官获取手术。孩子的两个肾脏,经过“中国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分配,分别为一名贵州患者和一名浙江患者带去“生的希望”。

贵州省第10例器官捐献者吴学宇的父亲吴维刚默默地离开了纪念广场。 周娴 摄

贵州省第10例器官捐献者吴学宇的父亲吴维刚默默地离开了纪念广场。 周娴 摄

“没有奇迹能让我的孩子活过来。只要想到他在这个世间的某个地方活着我们就满足了!”吴维刚说完这句话,一个人默默地离开了纪念广场。

“欢迎加入我们。”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陈晓宇只要听说有人登记成为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就会去和他们握手。

陈晓宇是一名火化工,在他看来,人死后与其一把火烧掉,不如把有用的器官捐出去救人。

陈晓宇他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比如歌手姚贝娜,她去世了,但她的眼睛,却又长在别人身上,重新看着这个美好的世界。”

提起当初登记成为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这个决定,陈晓宇仍然感到欣慰和自豪。“现在是为别人活,我要照顾好别人的器官,我已经戒烟戒酒,休息的时候都会去健身。”

“捐献器官留给这世界继续的温暖。”在陈晓宇的号召下,他身边已有7位朋友成为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

据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3月26日,已登记器官捐献志愿者22.9万余人,已见证成功捐献10986例,已救治器官衰竭患者30213名。

在中国,每年约有30万人因末期器官功能衰竭需要移植,仅1万多人得到移植,供需比例为1:30。(完)

全站热点
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公布

2017-04-03 20:56阅读

工商阎良分局“四项举措”找短板 定措施 奋力追赶超越

2017-04-02 16:27阅读

同课异构展风采 学区交流促课改 ——周至县初中第六学区开展“同课异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2017-04-01 18:10阅读

周至县纪委集中宣讲市十三次党代会精神

2017-04-01 09:12阅读

周至 关于天然气安装工程收费标准的说明

2017-03-31 11:57阅读

未央区计生协被国家计生协确定为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县项目试点单位

2017-03-30 17:40阅读

质监莲湖分局深入企业指导军民融合标准化工作

2017-03-30 09:48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