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援巴筑路亲历者披露42年前往事:一生中最为宝贵的财富

2017-03-02 15:33  中国新闻网

援巴筑路亲历者披露42年前往事:一生中最为宝贵的财富

国务院慰问团赠送给援巴工作人员的毛巾。 王牛忠提供 摄

中新网乌鲁木齐3月2日电 (史玉江康佳)四五十年前,一批批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工程技术人员进入平均海拔3000米的喀喇昆仑的崇山峻岭中,历时14年创造了全长1224公里的中巴友谊公路。

为打通这条中巴纽带,新疆军区近4000名官兵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以甘洒热血的无畏精神盘山突进、凿洞架桥,其中数百人魂断异国他乡,个中血泪史及感人故事令人唏嘘,鞭策着后人不忘初心。

国务院慰问团赠送给援巴工作人员的背心。 王牛忠提供 摄

国务院慰问团赠送给援巴工作人员的背心。 王牛忠提供 摄

偶遇援巴筑路亲历者

近日,记者在新疆石河子市寻访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援巴筑路的亲历者时,偶遇王牛忠。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侃侃而谈,追忆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中鲜为人知的往事。

当年,新疆军区派出近4000名官兵出国参加中巴公路的修建任务,王牛忠作为新疆军区后勤部道路工程团一名技术兵,有幸参加了这一具有国际意义的重大工程。

影响了王牛忠大半生的援巴经历是他一生中最为宝贵的财富。王牛忠说,40多年过去了,烈士们为架桥铺路甘洒热血的精神,鼓舞和鞭策着那一代人。

1974年3月下旬,中方筑路员工向巴方进发。王牛忠回忆,当时中方人员乘坐的是解放牌大卡车,白天赶路,晚上食宿。经过大约一周的艰难行驶,3月底抵达中巴边界的水布朗沟边防检查站。

“就在那一刻,官兵感到这是一生中最为荣耀的时候,因为从此时开始,算是踏出了国门。”王牛忠说。

中方筑路人员进入巴基斯坦洪扎和吉尔吉特的村落,早已等候在村头或路旁的男女老少,面带笑容,手持纸制的中国国旗和巴基斯坦国旗不停地挥动着,嘴里用不太流利的汉语喊着“毛主席万岁”、“中巴多斯特(中巴是朋友)”、“欢迎你们”……坐在大卡车里的中方官兵们,也挥舞着双手高喊“中巴友谊万岁”、“中巴是朋友”、“谢谢你们”……

中方筑路人员驻地是巴方工兵的一个旅部。王牛忠回忆,中方人员一到,炊事班的同志们也顾不上支帐蓬,露天立起三块大石头,大铁锅往上一搁,锅里添入略带泥沙的水,倒入米后焖起了米饭。

“煮了一小时,米还是夹生的,当时也没有什么菜,用榨菜就着米饭下咽,而这一顿米饭,大家一连吃了三天。”王牛忠说。

限内部使用和流通的喀喇昆仑工程代金券。 王牛忠提供 摄

限内部使用和流通的喀喇昆仑工程代金券。 王牛忠提供 摄

危险随时“埋伏”在筑路者身边

中巴公路巴基斯坦段峰险谷恶,时常发生大面积泥石流、地震、雪崩,危险无处不在,但这对于筑路者来说已成家常便饭。

有一次,巴境内的洪扎河夏希科特暴发了一场非常罕见的泥石流,堵死了沿途整个河道,形成了一个大型堰塞湖,同时还冲毁了一座20米长的钢筋混凝土桥梁,182.8米长的夏希科特大桥瞬间被淹没,交通中断。

王牛忠回忆,正在前进中的后续队伍只得就地扎营,还未走出国境的战友全部滞留国内,因为这场泥石流,上述各种物资及设备无法按时运抵工地现场。

为疏通道路,前方到达巴境内的筑路员工开始人工清障,用手搬、绳子拉,用钢纤一点一点、一块一块地撬石头,硬是凭着双手在一个月的时间将500万立方米的泥石障碍清除完毕。

1978年6月18日,中巴两国政府代表在塔科特大桥举行喀喇昆仑公路通车典礼,巴基斯坦时任总统齐亚·哈克将一枚巴基斯坦国家二级金质勋章授予了二期工程筑路指挥部副总指挥李法德。

中国政府为了缅怀开路英雄的丰功伟绩,在巴基斯坦北部吉尔吉特建立了中国烈士陵园。烈士纪念碑所用石材是从新疆运去的鄯善红石。出国人士经过这里时,常会停车致敬或上前献花。(完)

全站热点
未央 大明宫街道雅荷社区举办“大手牵小手 共护社区美”学雷锋党员奉献日卫生大扫除活动

2017-03-02 12:40阅读

周至 招商银行西安高新科技支行来集贤产业园考察

2017-03-02 10:18阅读

未央 “垃圾不落地,西安更美丽”长乐二小少年在行动

2017-03-01 17:58阅读

高建周同志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集中观看《每日聚焦》栏目,并检查蓝关街道办、三里镇民情地图绘制工作

2017-03-01 10:25阅读

碑林检察院派员赴食药局开展调研

2017-02-28 16:57阅读

户县 西安沣京工业园召开2017年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协调会

2017-02-28 10:19阅读

高陵 区教育局举办2017年中小学电脑制作大赛

2017-02-27 17:06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