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西安市区里,鸡年新春的首场降雪匆匆而过。驾车行至210国道秦岭段,却还是一派银装素裹的世界:巍峨的大山穿上了灰白相间的外衣,两边的草木无不是玉树琼枝,搭眼望去,竟如开满了银色的繁花,格外妖娆。
尽管眼前的世界如童话般美丽,但路上的危险却无处不在。作为西安通往安康的交通干线,210国道弯多、坡陡、海拔高,一遇大雪,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当天雪天路滑,可该路段却不时有长途班车、农用车及小轿车驶过,甚至路边还有专程自驾而来拍雪景的摄影爱好者。
车过黎元坪,蜿蜒的山路上,一支桔红色的鲜亮队伍引人注目。原来,他们是西安公路管理局黎元坪道班的养路工。为了保证行驶安全,他们正在奋力铲雪。“这些都是昨天晚上下的,如果不及时铲走,很快就会上冻,车辆行驶就会有危险”,指着路面上六七厘米厚的雪,道班班长周争会告诉记者。从早上7时30分开始,他们已整整干了3个小时。据介绍,这里海拔930米,在前方海拔1500米的路面,因为积雪达到20厘米厚,还有刮平机进行除雪作业。
说话间,刮起了山风,风夹着雪,从山间掀起一层层薄薄的雪幕,打得人脸生疼。虽说穿着厚厚的大衣,但只待了一二十分钟,记者的脚就凉透了。可是,周争会和他带领的养路工却连手套都没带,只顾忙着将行车道上的雪推至路边。他说,习惯了。
周争会从22岁起干养路工,已在山区道班干了32年。他说,自己刚工作时,就被分配到长安公路段甘沟道班,海拔在1900米,因为海拔高,连水都烧不开,面条要加盐才能煮熟。
相比平原路段,山区的养护任务特别重。负责210国道除雪保畅的长安公路段段长邵东野告诉记者,山区小气候明显,从去年10月23日至今,秦岭北麓已下了7场雪了,一般雪天会持续到2月底。从6月开始到9月,又是汛期,山体极不稳定。就算在养护的“黄金季节”,也就是3月至5月,也会遇到大风天气,山上经常有落石。
因为突发情况多,养路工平均两个月才回一次家,经常不能按时休假。可不,周争会过年只在家待了两天,大年初二就来了。黎元坪道班的养路工年龄大都在50岁以上,因为工作苦累,很难招来年轻人。
问周争会为何能坚持下来,他说,作为西安的后花园,秦岭里没有雾霾,天天都能呼吸新鲜空气,而且,山里野果多,四季都有好风景,还不时能看到羚牛、野猪和野鸡。下班后,他喜欢站在道班的楼顶吹笛子,当自己吹的《牧羊曲》在静静的山里回荡,感觉特别幸福。
临别时,队伍已挺进至松树嘴隧道,这时,雪花更大了,气温降至零下七度。记者看到,在洒下养路工汗水的路面上,一辆西安到旬阳的蓝色长途大巴车驶过,车里,司机向这支桔红色的队伍微笑致意……(记者 李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