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网络频现气象谣言 专家介绍识别方法

2017-02-10 22:02  央广网

央广网阜阳2月10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近年来,我们经常在微信、微博看到“可能出现1998年那么大的洪水”、“将出现1992年以来最寒冷的天气”等等气象谣言。那么,市民们如何识破气象谣言?传播气象谣言是否要负法律责任呢?

前段时间,一条极寒天气的消息刷爆了众多朋友圈。引发舆论关注的这条爆料称,据气象部门预报,安徽阜阳将迎24年来最冷天,降温20多度,还有暴雪……这则消息,让安徽阜阳市民王先生所在的小区物业都信以为真,在小区里贴出了温馨提示。

今年夏天也曾经出现过“史上最炎热夏天”的谣言,基本上就是“史上最冷冬天”的翻版。近几年来,基本上一到夏天冬天,就会出现类似的气象谣言。那么市民该如何识别?安徽阜阳市气象台副台长张庆奎介绍了一条最简单的鉴别真假气象预报的方法:看该“预报”是否使用了吸引眼球的字句,“气象部门发布的气象预报讲究科学性,因此用词十分严谨,不会使用诸如‘极寒’‘极热’这样看起来让群众感到不安的字句。”

为何气象谣言频频在夏冬两季出现呢?对此,张庆奎解释说,因为无论高温、低温还是降雪天气,都有可能对市民的生活工作造成影响,因此,气象谣言在夏冬特别有市场。

气象局部门提醒大家,目前,社交媒体信息发布和转发量较大,常会出现不实天气信息误导公众,公众需明辨是非,对于不实信息,请立即停止转发。

张庆奎指出,发布、传播气象谣言的做法,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秩序。非法发布和传播气象发布,可处不同金额的罚款,构成犯罪的还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全站热点
未央区食品药监局开展辖区医用氧生产企业安全检查

2017-02-10 18:52阅读

户县环保局连夜整改《电视问政》曝光问题

2017-02-10 13:17阅读

新城 农工局石家街、含元殿社区开展元宵节猜灯谜活动

2017-02-10 10:20阅读

未央区代表陕西省参加2017全国冬季阳光体育大会

2017-02-09 16:42阅读

碑林 区法院举办2017年度首次“法院开放日”活动

2017-02-09 09:53阅读

临潼区油槐街办认真做好辖区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摸底调查工作

2017-02-08 16:16阅读

高陵区崇皇街道迅速传达学习中共西安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和全区领导干部大会精神

2017-02-08 10:04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