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一大早,记者来到国网陕西电力铜川照金共产党员服务队。这支扎根于老区的电力服务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老区的电力守护神。
上午11时,副队长王鹏的手机响起,是梨树村杨滩小组尧玉刚打来的。挂了电话,王鹏吩咐队员娄忠战和吴俊宁立刻前往20多公里外的梨树村杨滩小组。同时,安排张俊、董攀等人前往十多公里外的雷家庄新村开展配电箱低压出线治理。
记者决定跟随娄忠战前往。车穿行在蜿蜒的山路上,室外零下十多度的天气,山里的积雪还未融化,不时有冰雪路面,记者有些担心,问吴俊宁和老娄对这里是否熟悉。“跑得没有回数了,”老娄一脸自信地说。
山连着山,沟连着沟。经过一段崎岖的羊肠小道,来到一片山坡下的三户人家门口,村民尧玉刚等人迎了上来:“这几天屋里老跳闸,你先看看是咋了。”吴俊宁和娄忠战熟练地打开表箱,仔细检查漏电保护器和接线。“空开烧啦!”娄忠战一边说着一边掏出准备好的新空开立即给换上。
“好啦,这下全开开看,把你烙馍锅也插上。”老娄喊道。
在对三户人家用电设施逐一检查后,队员随后来到300多米外的村委会,仔细测量配电箱设备接头温度与变压器低压侧电流,检查是否出现温度异常和过负荷现象。“就要过年了,返乡人多了,要随时关注负荷变化。”吴俊宁说。
返回时,已近下午3时,来回40多公里的山路,仅路上就用了近3个小时。据吴俊宁讲,山里人住得分散,虽然只有3户人家,有时只是一个十多分钟的小问题,但是仍然要花半天时间去处理,遇到雨雪天气路上更是艰难,这些都是家常便饭了。
在供电所与老娄他们告别,听说副队长王鹏正带人在现场进行低压线路升级改造,记者决定去看一看。
车沿着柳照公路前行十多公里,在雷家庄新村路旁的电杆上,远远的两个身影映入眼帘,王鹏与张俊正在相距100多米的电杆上,各自忙碌地接线、调整负荷。地面的董攀等人不时给递工具,监护安全。
原来,雷家庄新村0.4千伏低压线路担负着周边35户村民的用电,随着春节来临,返乡人员不断增多,为保证节日可靠供电,服务队员对雷家庄新村配电箱40余米低压出线进行更换。
寒风凛冽,服务队员在电杆上忙碌着。已经接近下午3时了,此时,他们已经在杆子上连续站立了近3个小时。
车驶离现场,再次奔驰在柳照公路上,远远回头,服务队员在杆子上的背影渐远渐小。(记者 陈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