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甘肃优先社会保障 试解逾百万残疾人生活“难事”

2017-02-09 17:30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兰州2月9日电 (杨娜)甘肃近日制定了“十三五”时期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将通过多种政策保障残疾人民生,更多、更公平、更实在地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残疾人,提升其获得感和幸福感。

甘肃目前有187.1万残疾人,涉及654万家庭人口。“十二五”时期,甘肃各地加大对残疾人工作的投入,不断完善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残疾人生存发展状况显著改善,残疾人社会参与日益广泛,扶残助残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

但是,甘肃残疾人事业总体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目前还有近6.9万农村残疾人尚未脱贫,近16万城镇残疾人生活还十分困难。康复、教育、文化、体育等基本公共服务还不能满足残疾人的需求,残疾人依然存在上学难、就业难、康复难、出行难、增收难、社会参与难等问题。

甘肃制定此《规划》,旨在“十三五”时期,优先补残疾人事业短板,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从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农村残疾人实现脱贫、构建多元化康复服务体系等多个方面,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

在充分保障和改善残疾人基本生活的基础上,甘肃促进残疾人及其家庭就业增收。对残疾人贫困户加强劳动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加快脱贫进程。在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国有企业,依法推动残疾人按比例就业。

其中,对于盲人按摩业的发展,甘肃推进标准化建设,打造盲人按摩实体店品牌形象,提升盲人保健按摩市场竞争力;完善盲人医疗按摩考试政策制度,开展盲人医疗按摩中高等专业教育,推动盲人医疗按摩行业规范化、专业化管理,多渠道促进盲人就业执业创业。

《规划》提出,甘肃提升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通过开展辅助器具推广和服务、开展残疾预防综合试验区创建试点、培养建立康复专业人才队伍等方式,实施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

开展学前康复教育、建立健全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等,甘肃多举措保证残疾人“学有所教”,提高残疾人受教育水平。对接受学前教育的残疾儿童按照每人每年1000元标准免除(补助)保教费,在此基础上,对58个集中连片特困县市区建档立卡户残疾儿童每人每年再增加1000元。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残疾学生,按照每生每年500元标准给予特殊学习用品、交通费等补助。

甘肃还注重丰富、活跃残疾人的文化、体育生活。以基层社区为基础,开展公共文化惠民工程、全民健身工程、全民阅读工程、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和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残疾人提供适合的服务内容和活动项目。

为提升残疾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甘肃还从完善残疾人权益保障法规政策体系、建立残疾人权益保障推进机制、加大残疾人法规政策宣传等方面依法保障残疾人平等权益。

甘肃亦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对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保障。各地要制定当地残疾人事业“十三五”规划或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同时将规划的任务指标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专项规划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督查监测及跟踪问效。(完)

全站热点
青年路街道各社区组织召开转作风强效能工作会议

2017-02-09 15:45阅读

陕西脱贫攻坚首战之年实现良好开局 去年累计151万余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2017-02-09 11:05阅读

高陵 走出去考察,跑回来干事

2017-02-08 23:07阅读

高陵 区粮食局学习贯彻市委主要领导批示精神

2017-02-08 14:05阅读

临潼22条硬措施向旅游乱象“亮剑”

2017-02-07 19:03阅读

阎良区民政局迅速落实市局蓝田1.28事件专题会议精神

2017-02-07 11:55阅读

高陵区委书记杨晓东带队到丽水市学习考察

2017-02-06 19:07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