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甘肃明长城遗址遭农田啃噬 部分成农户羊圈院墙

2017-02-08 10:36  兰州晚报

明长城“伤痕累累”

兰州晚报讯(记者王万盈文/图)位于景泰县城东约七八公里外的明长城是离景泰市民最近的一处明长城。它修建于公元1599年,大体呈东南——西北走向,由靖远县小口村进入景泰县,东起索桥堡,经芦阳镇、草窝滩乡、八道泉乡、八道乡、红水乡等,最后经牦牛圈(昌林)西入古浪县界,全长90多公里。

春节期间,记者来到这段明长城后看到,这段由黄土夯筑而成的长城,在历经400多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后,已成为断断续续、高低不一的“土垄子”。即便间或残存有一大段连续的城墙,也被两侧的农田“啃噬”得只剩下一两米高宽。

沿着城墙一路向西北方向走去,低矮、颓败情势直入眼帘。有些地段甚至成为了附近农场住户围起的羊圈、堆草的院墙。而在稍远没有人迹的地方,城墙上浓茂的枯草丛生,随着寒风摇摆。

当地农户告诉记者,这道土墙就是明长城遗址,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时就遭到严重破坏。这些年也有许多来自其他地方的“长城迷”到这里拍照,对此也无奈地表示遗憾和叹息。

省政府立的明长城景泰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碑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历史文化的重视,明长城的保护和修缮问题重新摆在了人们的面前。2006年5月,明长城景泰段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8月,甘肃省政府在明长城景泰段设立了保护碑,确定将长城墙体两侧以外20米内纳入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外延50米。

有关文物保护专家表示,保护力度不足是困扰当前长城保护工作的主要问题。由于明长城中有不到3%的部分才属于较为坚固的砖石类长城,因此相比故宫等古建筑文物,土筑明长城更易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破坏。因此,明长城景泰段保护工作任重道远,仅“保”还不够,还要做到及时“护”才行。

全站热点
高陵区鹿苑街道全面开展环境治理工作

2017-02-08 10:09阅读

临潼22条硬措施向旅游乱象“亮剑”

2017-02-07 19:03阅读

苦干实干拼命干,撸起袖子加油干——阎良区振兴街道召开2017年追赶超越动员大会

2017-02-07 12:12阅读

质监长安分局持续开展节后学习培训工作

2017-02-06 19:30阅读

高陵区民政局多措并举全力做好春节文明祭祀工作

2017-02-06 11:28阅读

陕西推进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试点

2017-02-05 09:13阅读

周至 翠峰镇传达落实追赶超越动员大会

2017-02-04 15:12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