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新春见闻:都市不归人,他乡亦故乡

2017-02-02 14:01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甘肃张掖2月2日电 题:都市不归人,他乡亦故乡

中新社记者 丁思

大年初六,古丝绸之路重镇甘肃张掖主城区还未恢复往日的嬉闹,街巷有些冷清。十字路口的一家眼镜店内却显得有些热闹,来挑选眼镜的顾客,来串门聊天的客人,天南地北的口音都有。“来串门的都是外地人,过年都没有回家,我在张掖生活了19年了,这里也成了我的第二个家乡。”操着一口浓重浙江口音的林长丰说。

现年54岁的林长丰,便是这家眼镜店的老板,浙江温州人,13岁起跟着老乡走南闯北。“我干过裁缝、理发、小工,啥都干过,为了找工作,全中国我都跑遍了。”说起曾打拼的经历,林长丰释然地“一笔带过”。

“来西北是一种缘分。”林长丰在张掖19年,门店位置从未更换。店内,环顾四周,各式各样的眼镜框都有。逢着修补眼镜架的顾客,林长丰客气地说:“大过年的,不要钱了,新年好。”

虽是过年,林长丰的门店从未闭门,每天9时开门,22时关店。“大家都在过节,可是这近视的人,他们可能随时都有需要,我们干这一行最能懂得他们的需求。”林长丰说。

“春节不打烊,顾客至上”是林长丰作为生意人的信念,光顾的也多是老顾客。

说起春节,林长丰还是会想念浙江温州老家的亲人,“子女有时候帮着看店,就换我们回家探亲,店是一定开着的,这是一种对彼此的信任。”

谈及往后的生活,林长丰说,打算在张掖养老,这里空气好,民众淳朴好客,美食也多,觉得安逸、满足。“在他乡难免会想家,但想想我在全国各地奔走打拼,更在张掖生活了大半辈子,这里何尝不也是我的另一个故乡呢。”

2000年,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吸引大批南方商人“迁徙”至甘肃、青海、新疆等地寻觅商机。来林长丰店内串门的湖南长沙人杨凤霞也是其中之一,从事服装业。

在张掖生活16年的杨凤霞仍旧保留着浓重的乡音。“张掖虽然各方面不及我的老家,但生活这么多年,也是有感情的,也感谢这里的人们接纳我们这些外地人,这里也是另一个家。”性格开朗的杨凤霞在张掖有了自己的家庭和朋友。

如今,像林长丰和杨凤霞这样在张掖打拼“留守”的异乡人还有很多,有来自福建的茶铺店、安徽的五金店、湖北的门窗店……

打上学起就在林长丰眼镜店配镜的“80后”张掖小伙马海东每年回家,总爱去他的店内转转。他说,经济牵引着全国各地民众的迁徙,但最终在他乡扎根生活的不归人是值得敬佩的,“也因为他们的付出,各行各业才能在节假日正常运转,维持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也希望这里能成为他们心中第二个故乡。”(完)

全站热点
大年初四高陵区召开专题研讨会 贯彻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 研究主动对接西咸一体化发展工作

2017-02-01 12:05阅读

陕西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实现持续高速增长

2017-01-31 09:10阅读

鸡年话吉祥 陕西各地和鸡相关的吉祥元素备受青睐

2017-01-29 08:11阅读

莲湖区建住局全面完成西大街试点楼宇亮化工作

2017-01-26 17:11阅读

未央 草滩街道做好春节前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

2017-01-26 09:40阅读

灞桥检测中心做好新建加油站检定工作

2017-01-25 14:41阅读

未央国税组织召开2016年度民主生活会

2017-01-25 09:45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