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这里住院十分舒心,漫步在竹林之间,看到新修葺的假山,脚踩着金黄的银杏叶,就像步入了氧吧之中。”这是一位银行职员对改造后的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评价。近年来,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坚持“质量建院,特色兴院,人才立院,科技强院”的发展战略,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改革,优化服务,突出医院的现代化、花园式、中医文化特色。
医院开放床位1800张,设有临床科室53个,医技、药剂科室12个。有职工2400余人,拥有以“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郭诚杰教授等为代表的国家级、省级名老中医32位,郭成杰教授还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中国针灸传承专家。医院通过思想观念的进步和转变,融中医诊疗、养生保健、经验传承、学术研究、中医药文化展示为一体,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完善激励约束机制,鼓励职工积极参与科研,营造出良好的科研学术氛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医院配备有各种精良的、先进的医疗设备,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患者临床诊疗的需求。
为了让患者能够在轻松舒适的环境中痊愈,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人文文化,医院在原建筑上的装饰、内部改造、统一医院标识、庭院改造等环境形象建设方面进行了突破和改革。中医文化浮雕,舒心大道两旁随处可见的竹林亭阁,诊疗大厅外古香古色的大型宫灯,门诊大厅里欢快游动的金鱼,名医馆诊室内精致的中式案几坐榻等元素,充分体现出既对外开放又不失医院安静的氛围,能够让病人在疾病缠绕的痛苦和医疗仪器检查的紧张恐惧中舒缓心情,在舒适轻松的就医过程中,感受浓郁的中医文化气息。
为了更好的服务群众百姓,医院不断创新探索提高服务质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注重创造患者就医时的完美体验,将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中医药服务当作医疗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胆改革传统疾病诊疗模式,整合多学科技术优势,以妇科、脑病、针灸、肿瘤、骨科为试点,建立了多专业一体化诊疗门诊;设立行风督察员,随时监督检查医务人员的工作,受理患者有关医疗质量、医疗服务的投诉;引入EMS进行中药快递业务,减少患者侯药时间;为患者提供免费电瓶车,轮椅推送病人,陪同办理入院手续等人性化服务;每周一在门诊大厅举办的“健康大讲堂”给患者及家属带来健康的知识盛宴;每周各病区至少一次的为患者举行的常见病健康知识讲座,增进患者应对疾病的知识和战胜疾病的信心;各病区根据疾病特点自创的保健操增进了患者参与运动的主动性。医院不断推出的创新服务举措得到了患者的认可和赞扬,而患者的认可又给医院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带来了动力。截止目前,医院服务满意率达到了98%。另外,医院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下基层义诊、技术培训指导和医疗服务下乡等活动,将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扩大到服务百姓之中,强化群众的卫生健康意识。2015年以来,医院累计下派基层专家190余人,通过义诊、讲座、查房等形式平均每年培训基层医务人员2960余人次,受益群众15100余人次。(陕西日报记者 齐宇强 员 王建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