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陕西高陵杨官寨遗址发现大量史前墓葬

2017-01-20 11:00  西北信息报

近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发布杨官寨遗址考古最新发现。本次考古发现了大量的史前墓葬,根据出土随葬品推断系国内首次发现并确认的庙底沟文化成人墓地。这次发现填补了庙底沟文化聚落形态、埋葬习俗、人种学、人群血缘关系、社会组织状况等重大课题研究的空白,为这些研究提供了科学的实物依据。

2015年至2016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杨官寨遗址环壕外围进行针对性考古发掘时,发现了大量的史前墓葬。据杨官寨考古队队长杨利平介绍,这块墓地位于杨官寨遗址东北部,发掘显示墓地总面积约9万平方米。目前总发掘面积约1967平方米,共发现该类墓葬182座,分布密度非常大,初步推测墓葬总数可能2000多座,规模空前。

2016年杨官寨考古队对这块墓地中的75座墓葬进行了清理,发现均为单人墓葬,墓主人均头朝西仰身直躺,人骨保存完整,个别墓葬的人骨附近还发现有疑似包裹的织物。

发掘显示,这些墓葬安放遗体的偏洞只能放下遗体,加之目前考古队员也并未在墓葬中发现葬具的痕迹,因此专家们推测,当时的埋葬方式应该是用织物包裹遗体直接下葬。

与此同时,考古队员还在一座墓葬中发现了一具6岁左右的儿童遗骨,与正常小孩不同的是,这个孩子的头骨明显要大很多,这应该是一个发育不良或者先天存在问题的小孩,诡异的是这个小孩被埋葬时还抱着一个龟甲。杨利平说:“龟上面的壳是圆的,下面的身子是方的,符合古代先民‘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念,因此古人觉得乌龟可以沟通天地,并用来占卜。我国很早就有用龟甲占卜的习惯,这个抱着龟甲的大头娃娃或许就是杨官寨先民中一个会占卜的巫童。”

本次考古发现墓葬出土的随葬品较少,仅少数墓葬出土有夹砂罐、彩陶壶、陶杯、石壁、骨珠等。部分人骨佩戴骨簪、陶环、石环,为关中地区首次发现。此外,在一座墓葬内出土了一块颜料,颜料为经提纯后纯度很高的赤铁矿,加工十分精细。最为重要的是在颜料中发现有动物胶类的黏合剂,这是目前所知国内最早黏合剂实物资料,表明庙底沟文化先民已经掌握了十分精细的颜料加工工艺。杨利平认为当时颜料的制作工艺大致应该为以下几个步骤:先对原料进行煅烧,然后捣碎、再研磨、过筛,最后加动物皮等熬制而成的胶,制成颜料块进行保存。

另外,本次发现的杨官寨遗址东区墓地,都是小型墓葬,规格相近,且随葬品非常少,与早年发掘的西门遗址出土大量成层分布的完整陶器形成非常鲜明的对比,随葬陶器的数量与质量甚至不如孩童瓮棺葬,因此,专家推断该批墓葬为杨官寨遗址普通居民的公共墓地。考古队员走访遗址西侧的村民后发现,当地村民在修建民房时也发现过人骨等现象,杨利平推测,杨官寨遗址出土大量完整陶器的西门外可能有对应的高等级贵族墓地。考古队下一步就要寻找东区墓地对应的东门遗迹和中央大道。

全站热点
新城 农工局四项举措改变干部工作作风

2017-01-20 10:01阅读

创新思路,全面打造2017未央区老年人体育工作升级版

2017-01-19 20:39阅读

莲湖区政府召开解决“九难”问题专题汇报会

2017-01-19 15:46阅读

市食品药监局局长吕强带队检查未央区节前食品药品安全

2017-01-19 09:52阅读

长安区东大街道卫生院:把好安全“听诊器”

2017-01-18 15:29阅读

户县统计局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

2017-01-18 10:22阅读

高陵 姬家街办慈善工作站慰问困难环卫工人

2017-01-17 16:05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