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新春见闻:福州闽清梅溪流域特大洪灾灾后恢复重建 “化蝶”新生

2017-01-17 01:46  中国新闻网

新春见闻:福州闽清梅溪流域特大洪灾灾后恢复重建“化蝶”新生

1月16日,因受去年闽清梅溪流域特大洪灾重创并于1月12日重建建成通车的闽清县坂东镇鹿角桥重新呈现于记者摄影画面。 记者刘可耕 摄

中新网闽清1月16日电 (记者 刘可耕 林春茵)白岩山下,一幢幢崭新的“小洋楼”拔地而起;梅溪河畔,一段段坚固的防洪护岸工程深扎两岸;坂东街道,恢复了往日的繁华热闹。民众在超市“年货街”挑选年货,脸上洋溢着节日的气氛。

1月16日,闽清县白樟镇溪南村菜农李永光在采摘准备上市的花菜,他脚下的这片农田在去年闽清梅溪流域特大洪灾中受淹,如今已恢复种植。 记者刘可耕 摄

1月16日,闽清县白樟镇溪南村菜农李永光在采摘准备上市的花菜,他脚下的这片农田在去年闽清梅溪流域特大洪灾中受淹,如今已恢复种植。 记者刘可耕 摄

16日,传统新春佳节临近,中新网记者赴福州闽清县开展灾后重建主题采访。

去年7月9日,“尼伯特”台风引发的闽清县梅溪流域特大洪灾肆虐闽清,坂东、三溪、塔庄、省璜等11个乡镇全部断水、断电,通信中断,全县三分之一人口受灾,房屋倒塌8672间,农田受灾面积6.25万亩,直接经济损失81.43亿元,远超闽清县有历史记录以来的历次灾害。

如今,一度满目疮痍的家园上,展开了一幅恢弘答卷:87项总投资逾40亿元的重建项目全面铺开,农工商贸旅游业全面复苏,1859户农房重建户实现春节前可全面搬入新居。

1月16日,记者在闽清县坂东镇坂东街街头见到面貌一新的街道,这是坂东镇坂东街提升改造项目实施后的成果,该项目由坂东镇政府作为业主建设,并由福清市对口援建,项目总投资预算约4600万元,计划援建资金3500万元。 记者刘可耕 摄

1月16日,记者在闽清县坂东镇坂东街街头见到面貌一新的街道,这是坂东镇坂东街提升改造项目实施后的成果,该项目由坂东镇政府作为业主建设,并由福清市对口援建,项目总投资预算约4600万元,计划援建资金3500万元。 记者刘可耕 摄

闽清县委常委、副县长林志斌表示,闽清县梅溪流域特大洪灾发生后,全县共组织实施农业生产、企业恢复、农房重建、灾毁耕地修复、地灾点治理、交通基础设施、水利设施、市政公共设施、通信电力设施、教育医疗卫生等13类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共87项,总投资约40.42亿元。

当天,记者一行来到位于梅溪与闽江汇合口处梅溪新城江滨步道公园,新建的该公园已不见曾遭受梅溪流域特大洪灾侵袭的印记;滨江面水,天然风景优美,同时结合江滨防洪堤建设,成为连接闽清县梅溪新城与老城区的一条景观带通道。

据介绍,该项目总投资约2950万元(含配建项目),面积约45728㎡,配建休闲广场、景观亭、廊亭、休憩驿站、生态停车场、公共厕所、主题景墙、公众WiFi等设施。该项目2016年10月正式进场施工,目前公园休闲广场、景观亭、廊亭、休憩驿站、生态停车场、公共厕所、主题景墙、公众WiFi等项目均已竣工,计划于1月21日免费向群众开放。

1月16日,施工队正在对去年闽清梅溪流域特大洪灾中大面积坍塌的200多年历史的宏琳厝古民居加快实施夯土墙加固修缮。 记者刘可耕 摄

1月16日,施工队正在对去年闽清梅溪流域特大洪灾中大面积坍塌的200多年历史的宏琳厝古民居加快实施夯土墙加固修缮。 记者刘可耕 摄

受梅溪流域特大洪灾影响,闽清县梅城镇梅溪两岸共有143座房屋被福建省、福州市专家鉴定为危房,为保障梅溪两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经闽清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委托福建省地质工程研究院、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为项目设计单位,省二建公司为项目施工单位,由梅城镇为业主单位,分为三个标段实施梅溪两岸民房除险加固工程。项目总投资3200万元,目前已全面竣工。

闽清县教师进修学校第二附属小学位于梅城镇梅西新村。受去年“尼伯特”台风影响,学校遭受前所未有的特大山洪的冲击,损失严重。该校校长祝本淮对记者说,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经过五十多个日夜的奋战,投入210万元,于2016年8月30日前,重建了校园塑胶跑道、足球场、校门、围墙,修复了受损教室、多媒体、网络、监控等设备,完成校园绿化及校园文化建设,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学年,保障了学生的正常开学。

在闽清县白樟镇溪南村农田内,菜农李永光在采摘准备上市的花菜,他脚下的这片农田在去年闽清梅溪流域特大洪灾中受淹,如今已恢复种植。

白樟镇溪南村支部书记吴仁新介绍,该村主要农田临近梅溪,是白樟镇重要蔬菜基地。在去年梅溪流域特大洪灾中,该村低洼地带农田受洪水淹没约150亩,受灾户200多户。灾情发生后,白樟镇政府认真组织人员开展灾后自救及农田恢复工作,指导农民排涝、及时抢收,农田自行复垦130多亩,工程复垦20多亩。

2016年7月11日,福建省闽清县坂东镇一工厂厂房被洪水冲为平地。去年第1号台风“尼伯特”登陆前后,闽清县普降特大暴雨,灾情严重。(资料图片) 记者张斌 摄

2016年7月11日,福建省闽清县坂东镇一工厂厂房被洪水冲为平地。去年第1号台风“尼伯特”登陆前后,闽清县普降特大暴雨,灾情严重。(资料图片) 记者张斌 摄

为尽快恢复农业生产秩序,政府对农民自行复耕每亩补贴300元,并于8月初全部完成该村灾毁农田自行复耕和工程复垦工作。同时,积极鼓励引导农民补种时令蔬菜,并从浙江千岛湖引进了奶油草莓,种植约5亩,目前该村补种的草莓已进入收获出产期,市场价可达35元/斤,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减轻了农民的损失。

宏琳厝古民居是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坐落于闽清县坂东镇新壶村。始建于清乾隆六十年(1795),土木结构两层半,三进递落,两翼有横厝、外横厝,占地17832.28平方米。因宏琳厝为夯土墙承重,在梅溪流域特大洪灾中墙体因长时间浸泡在水中,这座二百多年的建筑墙体大面积倒塌,损失惨重。

当天,记者见施工队在应急加固基础上正在加快对宏琳厝实施夯土墙加固修缮。

闽清县博物馆馆长林跃先称,灾情发生后,闽清县在福建省、福州市文物部门指导下迅速组织开展宏琳厝灾情调查和灾后文物抢救保护工作。在省市文物专家的指导推荐下,福州市规划院古代建筑设计研究院提前介入,制定宏琳厝抢险、排险、加固、清理、抢救性保护方案。

2016年8月24日全面完成清淤,收集脱落建筑构件,有效地保护了受灾文物。为确保按省市要求的时间节点完成宏琳厝灾后修复工程,闽清县制定下发了《闽清县文教卫体等公共服务设施灾后恢复重建实施方案》,对宏琳厝灾后修复工作的目标任务、时间节点要求、责任单位进行了明确,将于2019年12月31日前完成宏琳厝受损建筑的全面修复。(完)

全站热点
未央区副区长徐斌履行“路长”职责

2017-01-16 19:53阅读

未央 问政进行时

2017-01-16 15:40阅读

阎良区举办交通运输行业消防安全知识培训会

2017-01-16 09:26阅读

2016年陕西省民生支出3595亿元 占全省财政支出81.89%

2017-01-13 23:10阅读

质监长安分局传达落实市局领导干部大会精神

2017-01-13 14:31阅读

今年陕西省异地就医将实现全国联网直接结算

2017-01-12 22:40阅读

《陕西省志·文物志》正式出版 反映陕西近百年文物事业发展

2017-01-12 14:1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