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新疆78岁老人家中升国旗18年 保存20面旧旗

2017-01-16 16:31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乌鲁木齐1月16日电 (史玉江李海涛)当东方的天际微微泛起红彤彤霞光时,一位驼背的老人像往日一样,用力挺起身子,用微颤的双手在自家院落升起国旗。

近日,记者来到新疆奇台县吉布库镇上堡子一村,见到了这位名叫李金福的老人。老人今年已78岁,但身体硬朗,精神矍铄,是1960年入党的老共产党员,自1998年退休之后,就在自己家中自制旗杆,每天清晨升国旗至今。

清晨,李金福准备好国旗。升旗是他每天起床后要做的第一件事。 李海涛 摄

清晨,李金福准备好国旗。升旗是他每天起床后要做的第一件事。 李海涛 摄

李金福家翻修的房子,国旗静静飘摇在院落中。 李海涛 摄

李金福家翻修的房子,国旗静静飘摇在院落中。 李海涛 摄

谈起18年来每天升国旗的原因,老人说:“我没上过学,是党培养了我,我们一家日子过得很好,我不会忘记过去”。

在略微发黄的一本记事本上,记者看到老人记录了自己的经历:“1958年8月参加工作,奇台国营拖拉机学习开拖拉机。”、“1974年去八一农学院学习四个月。”、“1979年调奇台农机公司任保管……。”

谈起过往,老人对很多事情淡忘了,但说起入党的日子,老人回答得很快,“我是1960年2月25日入党的。”

院落翻新后,家里购置了扩音器和喇叭,每天早晨播放国歌。 李海涛 摄

院落翻新后,家里购置了扩音器和喇叭,每天早晨播放国歌。 李海涛 摄

李金福1998年用铁管焊接的旧旗杆,如今依然保存在院落里。 李海涛 摄

李金福1998年用铁管焊接的旧旗杆,如今依然保存在院落里。 李海涛 摄

老人儿女双全,生活富足。四个子女中最小的儿子李新生,靠跑班车赚了钱,2015年翻修了老房子,新盖了庭院,并开起了农家乐。

李新生告诉记者,“父亲退休回家以后,自己用铁管焊接旗杆,有6米高。去年,我给他新买了一个标准旗杆,还有扩音设备。”

现在老人家里,还能看到以前的旗杆,虽锈迹斑斑,但旗杆顶端转轴的深深凹槽,似乎诉说着多年来绳索与铁槽的无数次碰撞。

国旗就是老人的命根子。吉布库镇上堡子一村地处天山脚下,离县城38公里,儿女为表达孝心,2013年在县城购买了楼房,但老人不愿去住。“城里的房子没有院子,升不了国旗。”老人说。

在老人家的后院,记者看到,一根约3米高的木杆上挂着一个喇叭。每天,老人就靠它听着国歌,升起国旗。

“以前,大家都嫌这个喇叭吵,现在习惯了。”上堡子一村支部书记周熊志说:“村里人一听到喇叭响,就知道大爷升国旗了。”

从1998年至今,李金福已经用破了20面国旗,折叠整齐保存在柜子里。 李海涛 摄

从1998年至今,李金福已经用破了20面国旗,折叠整齐保存在柜子里。 李海涛 摄

老人的笔记记录着他的过往。 李海涛 摄

老人的笔记记录着他的过往。 李海涛 摄

李金福老人经历了动荡与和平年代,已更换过三座旗杆,用破了20面国旗。他说:“国旗在哪,家就在哪!”(完)

全站热点
长安 东大街道党校开展“奉献爱心 扶贫济困”捐款活动

2017-01-16 15:31阅读

长安 区委召开常委会开展中心组学习研究部署当前工作

2017-01-16 10:30阅读

陕西政协委员再提“雾霾津贴” 建议列入职业病危害因素

2017-01-15 09:02阅读

未央区食品药监局谭家所加强城乡结合部小餐饮提升改造

2017-01-13 17:43阅读

高陵区通远镇多举措打造平安镇

2017-01-13 10:44阅读

长安区妇联慰问贫困妇女

2017-01-12 16:56阅读

区人防办组织开展春节走访慰问疏散基地活动

2017-01-12 10:26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