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民生底线兜住兜牢,是保障困难群众生活、维护社会公平和稳定的重要举措。2016年,陕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新增财力和财政支出的“两个80%”用于改善民生,让困难群众生活更有保障。
截止2016年底,陕西共有城市低保对象22万户、44.3万人、农村低保对象60.2万户、136.8万人,为了保障好这些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陕西省抓精准、抓细节,温暖民生的举措不断落地落实。一年里,全省实施医疗救助56.9万人,实施临时救助20.6万户次;资助建设各类养老和儿童福利机构2139个。
省减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董亚民:“我们积极推进低保政策兜底扶贫工作,使城乡困难群众保障标准进一步提高,把民生底线兜住兜牢,要让困难群众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不落下一个困难群众。”
主持人:“这里是三原县新安村幸福院,这里专门为村里的独居、空巢和留守老人以及散居的五保老人提供就餐和住宿,我们了解到,今天中午有10位老人在这里吃午饭,我们来看一下他们今天午饭的伙食怎么样?大爷,今天的饭感觉咋样?”
咸阳市三原县新安村村民屈振武:“可以,过去跟老婆两个过的,吃饭不按时间,迟一下早一下,大队建了幸福院以后我就住这了,时间有保证了,你看,菜也很好,我们老年人在这里欢度晚年,非常幸福。”
主持人:“谢谢大爷,你们慢慢吃。”
主持人:“这里除了解决了给老人提供食宿外,还有医疗保健室、棋牌活动室以及图书阅览室,可以说老年人可以在这开开心心地安度晚年。我们了解到,2016年以来,全省共资助建设像这样的农村幸福院2000个,惠及10万多农村老人。”
主持人:“除了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我省还大力开展推进低保政策兜底扶贫工作,对于一些无法通过各类扶贫帮扶措施脱贫的没有自我发展能力的困难家庭,我省积极推进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的信息互通与政策对接,把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群众都纳入低保范围,我身后的张师傅就是一名贫苦户,他也被纳入到低保范围。张师傅你好,纳入到低保之后,您的生活有一个什么变化呢?”
咸阳市三原县魏迴村村民张继成:“以前家庭比较困难,人均(年收入)不到1000元,买油买面都困难。加入了低保以后,人均(年收入)3000多块钱,生活基本有了保障。”
主持人:“好的,谢谢张师傅。”
主持人:“‘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今年,我省还将进一步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培育发展50个居家养老服务示范组织;加快推进城乡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加强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改善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持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度,努力让百姓生活地更有获得感和幸福感。”(记者 张昕 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