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古曲面临失传 古稀老人戴助听器授艺

2017-01-12 09:01  陕西传媒网

赵权一有空闲就会组织乐团进行排练 记者李宗华摄

据三秦都市报消息,“金钱撒在吉庆地,富贵荣华万万年,今天赴了蟠桃会,再等来年三月三。”一曲《八仙庆寿》弹毕,朴实婉转,76岁的赵权长叹了一口气。

如何保护古曲犯了难

这曲子,被称为“西府曲子”,在关中地区流传甚广,相传,秦始皇时,就已兴盛。而今,像赵权一样的老艺人,逐渐凋零,如何保护古曲?作为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赵权有些束手无策。

赵权是宝鸡凤翔县人,出身曲艺世家。昨天,他和记者聊起这事,一口气说了好几个“着急”:弹三弦、拉二胡、唱曲子,是我跟父亲学的,我们唱了一代又一代,如果到我这里就失传了,能不着急吗?

他经历过辉煌的时代。“小时候,跟着我父亲去演出,十里八方的村子都去过。”他说,当时谁家新房落户、结婚,都会请他父亲去唱曲子,“排场得很,走到哪里,都是上等客,吃最好的东西。”

他也是经历过各种场面的人,2006年应邀参加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2010年参加过甘肃天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艺术表演。

这一辈子,赵权几乎都在和“西府曲子”打交道。为了适应现代人的审美,他搜集、整理了100多部传统曲目,并对“西府曲子”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创作了多部现代曲子戏,使曲子由原来的坐唱,发展为舞台上的表演唱。

赵权的老伴70岁,常年卧病在床,子女又在外打工,照顾老伴的责任全都落在他一人身上。即便如此,比经济拮据更让他难过的,就是“西府曲子”的传承。

愿毫无保留传授

几年前,因为身体原因,赵权的听力受到损伤,只能依靠助听器。即便如此,他仍然招收学徒,培养新人,每周定期传习授艺,并根据学唱的程度,采用分级教唱和单个教唱、互教互唱、录音教唱等多种形式进行传承,利用农闲时节进行排练。

“孩子们没有这个天赋,对我的这门手艺也不太感兴趣。”此外,村里的不少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唱曲子不挣钱,商业演出的机会几乎没有。

也有一些年轻人,慕名来找过赵权。但学几天就走了,真正能留下来的人极少。

“最近在排练一个两小时长的‘西府曲子’戏剧,以前的曲子都是几分钟一段的,现在要排练一个时间较长的连贯戏剧。”2015年,赵权成立了一个曲艺班,并身兼班主,大家都是“西府曲子”的爱好者,平时互相切磋技艺,进行演出,“虽然演出的机会不多,但我希望能有更多年轻人爱上‘西府曲子’,如果有人肯学,我愿意毫无保留地传授。”三秦都市报记者 宋雨 实习生 陈华罗

全站热点
北客站管委会迅速传达落实省市区追赶超越有关会议精神

2017-01-11 20:40阅读

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来高陵区座谈交流

2017-01-11 15:03阅读

莲湖 对照“六讲六比” 争做追赶超越铁军

2017-01-11 08:45阅读

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联席CEO米磊畅谈“硬科技”的未来

2017-01-10 12:00阅读

碑林区食品药监局长安路所 加强年货会食品安全监管

2017-01-09 17:56阅读

800罐秦岭富氧空气卖断货 市民呼吁出台网售空气相关标准

2017-01-09 09:10阅读

情侣闹矛盾谎称被抢劫 女子报假警生日当天被行拘

2017-01-07 09:08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