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中国侗寨绿壳鸡“孵”出脱贫路

2017-01-08 21:30  中国新闻网

中国侗寨绿壳鸡“孵”出脱贫路

厦格村的鸡舍 贺俊怡 摄

厦格村养鸡贫困户开心的捧着刚从鸡舍里掏出的鸡蛋 贺俊怡 摄

厦格村养鸡贫困户开心的捧着刚从鸡舍里掏出的鸡蛋 贺俊怡 摄

中新网黎平1月8日电 题:中国侗寨绿壳鸡“孵”出脱贫路

作者周燕玲

连续进3个茅草屋鸡棚,掏出90个鸡蛋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肇兴镇厦格村村民兰焕珍觉得,“只要把鸡养好,好日子肯定不愁。”

为了供3个孩子读书,年过50岁的兰焕珍已在外务工近20年,2016年7月正在广州打工的他,偶然从电视上看到自己村寨养殖鸡的事上了电视,关掉电视后他立即跟村里的支书联系,迫不及待的回到村里当起了一名养鸡户。

厦格村位于中国最大侗族村寨肇兴侗寨东北方的半山腰上,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村寨,人均年收入不到2000元。2016年厦格村成为贵州省政协机关的帮扶点,为了让贫困户能快速从扶贫路上见到“真金白银”,在该村开展了“1244”工程:发展1个绿壳蛋鸡产业,为贫困户修建2个鸡舍,养殖400只鸡,每户每年收入可达到4万元。

如今,夏格村曾经的一座荒山布满了88个用茅草搭建的鸡舍,上万只绿壳鸡使得山头格外热闹,贫困户们每天则络绎不绝的扛着玉米和青菜往返村寨和鸡舍之间。

回家养鸡半年多的兰焕珍掰着手指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每天掏90个鸡蛋,一个鸡蛋卖1.2元,一个月光是卖鸡蛋都有3240元收入。“要是400只鸡全部下蛋的话,到时候收入肯定要翻几倍。”

“养鸡到现在自己没掏过一分钱还有技术保障,养出栏的鸡和鸡蛋也不愁销路。”厦格村的贫困户兰明金坦言,相比往年冬天闲赋在家烤火,现在每天喂养绿壳鸡的精神劲很足。

据贵州省政协驻厦格村村干部杨华介绍,为了让养鸡的贫困户无后顾之忧,厦格村两委牵头成立了黎平县厦格绿壳蛋鸡专业合作社,贵州省政协牵头组建了贵州“1244”工程发展有限公司,通过线下实体销售和线上电商同步销售绿壳鸡和绿壳鸡蛋。

同时合作社还与贵州一家农业发展公司签订产品回收合同,鸡蛋最低每枚1.2元,活鸡最低每斤18元。从2016年6月开始养鸡到现在,目前合作社已有7万多元的进账。

贵州省政协秘书长李月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发展绿壳鸡蛋养殖符合市场需求和农村实际,投资小、风险小、见效快,劳动强度低。

厦格村是贵州精准脱贫的一个缩影,地处中国西南腹地的贵州,是中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积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2016年贵州通过实施精准脱贫、产业扶贫等一系列实践,预计减贫人口120.8万人,超1500个贫困村“摘帽”。(完)

全站热点
区科技局组织专家深入哑柏镇七曲村开展猕猴桃种植技能培训

2017-01-08 11:45阅读

蓝田县城市管理局召开贯彻市委书记来信精神工作推进会

2017-01-07 11:15阅读

引镇街道召开全国第三次农业普查工作推进会

2017-01-06 17:30阅读

未央区委统战部传达学习王永康书记在未央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

2017-01-06 09:42阅读

“垃圾不落地,环境更美丽”洩湖镇在行动

2017-01-05 15:15阅读

户县政务中心多措并举打造“副中心城市第一窗口”

2017-01-04 18:19阅读

区城(棚)改办召开全体干部大会传达莲湖区领导干部大会精神安排作风纪律整顿及相关工作

2017-01-04 10:46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