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厅里,前台接待员正在接待来访的老人及家属,院子里青翠的植物绕着走廊,释放着清新的氧气,老人们坐在连椅上听着音乐,闭着眼睛享受着这份安然……这就是西安长庆老年公寓的日常。
安享晚年,这里就是家
晌午的阳光穿过枝桠间隙,照在毛兰香奶奶的身上。今年81岁的毛奶奶眼神很好,此时,她身着一件灰色毛衫,悠然地坐在长椅上,一双巧手正熟练地用毛线钩织着玫瑰花,举止间透着优雅。
“老伴走了好多年了,孩子们都有自己的生活,我一个人住着,总是闷得慌。”不经意间,老人眼角似有泪光闪过。“我从小就爱集体生活,一听说要建老年公寓,我就一心想到这儿来!”2014年7月,长庆老年公寓开业当天,儿子开车送她过来时说“先试几天,不习惯就回家住”,谁知道,毛奶奶一住就是两年多。
毛奶奶住的是单间,窗户朝东,早上阳光可以洒满整个屋子。房间里,衣柜、茶几、写字台、电视等一应俱全,茶几上摆放着她亲手编织的花朵,绿的茎,粉的花,配色逼真又可爱。毛奶奶七十多岁开始学钩花,四年来光毛线就用了几百斤,她的大部分钩花作品都陈列在老年公寓专门的展室里。
“住在这里,每天早上唱唱歌、做做操,下午做手工,和老姐妹们拉家常,晚饭后散散步、看看电视,生活丰富又充实。”毛奶奶笑道,“年轻时在农场和卫生所工作过,还当过铁道兵,支援过北大荒,现在要安享晚年,这里就是我的家!”
护工就像自家闺女,住这儿很舒心
徐有麟和蔡文煊夫妇相濡以沫一辈子,如今,耄耋之年的他们已经在这里住了两个多年头。
90岁的徐爷爷早年参军,后来跟石油打了一辈子交道,身体很硬朗,蔡奶奶患有糖尿病并伴有严重的骨质疏松,容易摔倒。老两口虽然有四儿一女,但儿女们都在外地,而且都逐渐上了年纪,照顾他们也已经力不从心。一次,蔡奶奶半夜在家摔倒了,徐爷爷无法一人扶起,只能干着急。这件事让全家一致通过让老两口搬进老年公寓的决定。
二楼的一个套间是徐爷爷和蔡奶奶现在的住所,房间里并排放着两张一米五的床,阳台上的各种花草长势正好。公寓还根据蔡奶奶的身体状况,为她“量身”推荐了半护理服务,洗护、整理都由专业护工来完成。
两位老人坚持用自己养老保险来交护理费,蔡奶奶说,“在这儿每餐有热腾腾的饭菜,衣服有人洗,上下楼有电梯,方便。最重要的是,24小时都有人照顾,护工就跟自己闺女一样,照顾得周到又贴心,我和老伴儿住得也舒心,儿女们也能少些牵挂……”
说话间一阵饭菜香飘来,护工们推着餐车来到特护区,西红柿炒蛋、蒜蓉西兰花……营养餐搭配的既养胃又养眼,护工们帮老人们围好围兜,开始喂饭。
老年之家,细微之处显温情
养老是人生大事,养老服务要做得出彩却常见诸于生活琐事。要让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既离不开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更少不了细致贴心的护理服务。
2014年7月,长庆老年公寓正式运行。在这个占地12.09亩、总建筑面积8160平米的公寓内,三层住宿楼分为一楼颐养区、二楼养护区和三楼特护区,设计床位约300张,分别按照每位老人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分级护理,为老人提供“量身定制”的生活照料、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精神慰藉、临终关怀等多项养老服务,同时配备了餐厅、理发厅、公共浴室、医疗保健室、康复理疗室、棋牌娱乐室、电子阅读室、手工陶艺坊等多个功能室,满足老人日常生活需求。
除了硬件设施配备到位,平时的护理过程往往要花费更多心思和精力。公寓现有在册老人150名,加上多名常住老人,每位老人身体状况、性格爱好各不相同,只有对他们的实际情况、兴趣习惯了然于心,护理工作才能得心应手。腿脚灵便、性格开朗的,护工们就组织他们唱歌跳舞、打拳健身;行动不便的,就及时帮他们擦洗身体、翻身按摩、更换尿袋、清理床铺;内向腼腆的,就鼓励他们多与其他老人交流;老人闷闷不乐时,护工主动嘘寒问暖,聊天解闷……
穿行在老年公寓里,花园菜地、健身区、休闲广场等处,三三两两的老人在暖阳下或散步聊天,或听曲唱戏,或闭眼小憩……此刻,他们脸上洋溢的温暖笑容也许才是幸福夕阳的最美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