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全国文明家庭| 魏德友:边境线上安家52载的“愚公”

2016-12-24 12:15  网信新疆

全国文明家庭|魏德友:边境线上安家52载的“愚公”

魏德友老两口在家门前合影。(资料图)

“继续坚持到底,坚持驻守边境,什么时候不能走路了,什么时候交给我的女儿。” 这就是在边境线上驻守了52年的牧羊人魏德友,一个穷尽一生扎根中哈边境草原“无人区”的人,一个被称为边境线上“活界碑”的人。

12月12日,中央文明委在北京举办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新疆10个文明家庭受到隆重表彰。守边52载的魏德友和老伴,作为兵团代表之一受到了中央文明委的表彰。

沿着蜿蜒崎岖的羊肠牧道驶进萨尔布拉克草原深处,一间用土块和牛粪砌成的屋子孤零零地立在空旷的草原。一群羊在草地里悠闲地啃草,旁边有一个身着迷彩、戴着白帽的“黑老头”,手里不时拨弄着挂在胸前的黑色收音机。

1964年,魏德友响应国家号召,来到中哈边境的萨尔布拉克草原无人区屯垦戍边。之后,他从老家接来妻子,在边境安下了家,养育了儿女。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昔日的同伴陆续离开,边防派出所的战士换了一茬又一茬,就连世世代代住在草原上的牧民也都搬到了条件更好的定居点。而魏德友却选择留下来,独自生活在空旷的草原深处。

魏德友唯一的爱好是听收音机,草原风大夹带着沙土,收音机特别容易坏,守边至今,魏德友整整用坏了50台收音机。

52年守边生涯,魏德友在远离故土的地方义务巡边近2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5圈,劝返和制止临界人员千余人次,堵截临界牲畜万余头(只),未发生一起涉外事件。

几十年来,老两口很少外出,想孙子孙女了,就让他们过来住上几天。夫妇俩吃的米面需要小女儿翻越几十公里牧道才能送进来,喝的是门口井里打出来又咸又苦的盐碱水。

十年如一日,魏德友和老伴就过着这样的苦日子。而原本,他们可以过上比这好得多的生活。从兵团退休的时候,魏德友和老伴两个人每月的退休工资加起来有5000多元,足够老两口安安稳稳的度过晚年。魏德友在连队有一套房子,但至今他也没有去住过一天。

魏德友的老伴告诉记者,对边境,魏德友有割舍不下的感情,一天不到边境看看,就感觉少了点东西。现在,年迈的魏德友有了守边的继承人,他的二女儿魏萍决定辞去山东的工作回到出生的草原,接过父亲的羊鞭继续放牧巡边。

对兵团人而言,家和国不可分割,屯垦戍边、保家卫国已融入兵团人的血液。

时至今日,兵团人兵的属性没有变,兵的责任没有丢,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戍边使命没有忘。为国守边,代代相传,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兵团精神早已内化为一种兵团人的品质。

来源:天山网

记者:苏剑超

全站热点
男子1岁时被抱养到陕西 60年后四川寻亲终团聚

2016-12-24 08:40阅读

区财政局党总支组织召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第四专题研讨交流会

2016-12-23 17:02阅读

洩湖镇联合执法整治占道经营 提升镇域环境卫生

2016-12-23 12:15阅读

铜川市两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上线运行

2016-12-22 17:06阅读

长安区科技局举办科技助力“互联网+”移动电子商务培训会

2016-12-22 09:32阅读

劳动保障监察大队荣获全区法治宣传教育“先进集体”称号

2016-12-21 14:30阅读

铜川市启动艾滋病防治基金项目

2016-12-20 16:58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