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周至县《周至曲子》、《周至唢呐》被陕西电视台大型非遗纪录片选中拍摄

2016-12-23 10:14  兵马俑在线

为全面集中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历史演进、传承与发展现状以及产业化探索过程,12月21日,周至县省级非遗保护项目《周至曲子》、《周至唢呐》被陕西电视台选为录制项目,并拍摄大型非遗纪录片。

接到录制邀请后,县文化馆组织相关人员深入马召镇熨斗村和翠峰镇稻峪村对两个非遗项目进行为期三天的紧张排练,力争把最好的状态展示给全国观众,本次录制于12月22日圆满完成。即将播出的节目,对于向全国展示周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周至曲子》源于陕西地域内最为流行的民歌小曲。其历史悠久,在周至、眉县、户县及周边地区比较流行。2013年被列入陕西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陶富华被命名为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陶富华,男,83岁,周至县熨斗村曲子会会长,自幼酷爱曲子、秦腔,16岁参加熨斗村曲子会,演出剧目众多,周至人称“熨斗红”。 陶富华虽然年岁已高,但决心十足,立志将《周至曲子》表演技艺传承下去,为周至的民间艺术作出应有的贡献。

《周至唢呐》历史悠久、流传广泛,传承至今已1200余年,2015年被列入陕西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周至唢呐》在周至县民间艺术中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是周至地区具有特色的传统音乐。它广泛应用于民间的婚、嫁、丧、葬、礼、乐、典、祭等仪式伴奏。能给红白喜事增加气氛,对于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促进社会和谐发挥着积极作用,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它的演奏曲目在原有的实用性上有了创新和发展,艺人以吸收民歌,或创作歌曲为基调,进行改编尝试,以扩大演奏曲目范围,在日常演奏实践中,艺人精选了许多高难度的复杂技巧,从而发展和提升了唢呐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全站热点
公安长安分局举行2016年新招录辅警集训结业典礼

2016-12-22 19:30阅读

情暖长安区子午区域敬老院

2016-12-22 17:56阅读

阎良检察院:检察长出庭支持公诉

2016-12-22 12:08阅读

南小巷小学召开生态语文教育培训反馈会

2016-12-21 17:33阅读

新区管委会通过省级档案工作目标管理AA级认证

2016-12-20 20:20阅读

环保高陵分局积极落实重污染天气Ⅰ级响应措施

2016-12-20 11:59阅读

王曲街道召开2016年政情通报会

2016-12-19 16:3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