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钟表师王津:没想到自己成了“男神”

2016-12-22 16:02  北京晚报

打开具有实时评论功能的视频网站“哔哩哔哩”,你会发现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已经被点击播放了数百万次。从近5万条“弹幕”中可以看出,这部纪录片的主角之一——故宫钟表修复室王津师傅,备受年轻粉丝的追崇。这位气度儒雅、在故宫工作了近40年的宫廷钟表修复师,如今在网络被亲切称为“故宫男神”、“故宫郑少秋”。日前,王津接受记者采访,让我们来看看“男神”是怎样炼成的。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火了,在豆瓣网评分9.4,您也成了深受年轻人喜欢的“故宫男神”,您之前想到过吗?

想不到啊,哪儿想得到。我不怎么上网,不知道什么是“豆瓣”,也没上过“哔哩哔哩”,我的徒弟亓昊楠有时候会把网上的评论转述给我。现在年轻、精神的偶像很多,说我是“男神”,我觉得这都是故宫和文物的魅力感染了大家,大家喜爱的还是文物修复本身。

电影《我在故宫修文物》上周也被正式搬上银幕公映,您参加了多场宣传活动,有什么感想吗?

我参加了北京、武汉、南京、杭州、上海、沈阳等多地的点映见面会。来看点映的,很多都是十几岁、二十几岁、三十几岁的年轻人,有的是“三刷五刷”,可以看出来真的非常热爱这部电影。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让我觉得文物保护事业的未来充满着希望。

与这么多观众的面对面接触中,您被问到最多的问题是什么?

被问到最多的还是“怎么才能进故宫修文物?”“怎么才能当您的徒弟?”《我在故宫修文物》火了以后,听院长说,今年有一万多人报考故宫博物院的岗位。大家关注故宫、喜欢文物修复,我感到非常高兴。不过,想要进故宫,大家还是多留意故宫博物院网站发布的招聘、报考信息,看看你的专业适不适合。我个人的建议是:真心喜欢最重要。

怎么看待现在的年轻人频繁跳槽的现象?

我们这个行业“择一件事过一生”,干得越久,积累的经验越丰富。现在因为社会的发展,年轻人考虑到成长平台的大小,频繁换工作是可以理解的。不过,对于我来说,故宫已经是全世界钟表收藏最多、最精彩的地方,这一行干得越久越喜欢,干得越久越不可能离开。再干不到五年,我就到了退休的年纪了,如果身体允许,如果故宫需要我,我还是会继续留下来贡献力量。

您怎么看待“工匠精神”?

我认为,所谓“大国工匠”的精神,就是一个行当的从业者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细致的追求,一种精益求精、力求完美的精神。这种“工匠精神”不仅仅局限在“手艺人”之中,各行各业都有。

全站热点
阎良区六三〇中学大学区跨区域大学区“同课异构”活动成功举行

2016-12-22 12:46阅读

长安区科技局举办科技助力“互联网+”移动电子商务培训会

2016-12-22 09:32阅读

“咸阳模式”:平安花开阡陌上

2016-12-21 17:13阅读

荣城名苑业委会有着落 街办:选举每一步都要见光

2016-12-21 08:09阅读

长安区委书记杨建强实地检查督导重污染一级应急响应落实情况

2016-12-20 11:31阅读

区招商局召开项目策划包装第二轮评审会

2016-12-19 16:00阅读

未央区迅速启动重污染天气红色预警响应机制

2016-12-18 18:4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