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上能下形成压力,让不为者没凳子挂黑旗
不犯事、不出事,不干事,稳戴“帽子”、稳坐“位子”;能干事、肯干事、干成事,没有“位置”、没有“空缺”,是“论资排辈”的窠臼,更使党员干部的正常流动处于死水一潭的状态。
咸阳对各县(市、区)县级班子领导成员和法检“两长”的档案全面审核,严格提名年龄界限,全市共有39名干部因超过提名年龄界限不再继续提名;严格执行职务任期制度,对在同一职位任职达到两个任期的6名干部予以交流;严把人选质量,对档案审核、资格条件、有关事项报告等存在问题的干部取消提名资格或暂缓任用,确保人选硬件合格、软件达标。加大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力度,对班子研判和换届考察中掌握的不适宜在县市区继续任职的干部该下的下,为推进干部“能下”进行了实践探索、营造了良好氛围。
彬县通过建立能下机制,让“平庸懒政”和“昏庸懒散”的干部腾位让贤。在今年镇党委换届中,该县按照按照“两推两评一比选”办法,对14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转化提升,对3个贫困村党支部书记予以调整。先后两批差额选派145名优秀干部担任第一书记,对群众意见大、满意率低于50%的3名第一书记“召回”。
咸阳市在县级班子换届中按照鼓励激励机制的相关规定重用提拔96人、在乡镇换届中重用提拔乡镇干部112人、县级部门干部62人,在乡镇换届中按照容错纠错相关规定调整乡镇干部13人、县级部门干部5人,在县级班子换届中按照能上能下相关规定调整不适宜本岗位干部11人、在乡镇换届中调整不适宜本岗位乡镇干部12人。他们用“三项机制”集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凝聚了加快发展正能量。县级换届后的新班子成员,第一时间把“追赶超越”任务拿在手上、放在心上,以崭新的风貌、有力推进措施实现追赶超越目标。
“‘三项机制’是激励与约束并存,你能行,给你舞台,你失误,给你机会,你不能,请你走开。‘三项机制’是传承和开拓,是从严治党理论的深化,是思想建党与制度建党有机结合的创新举措。”咸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崔勒宇说。
咸阳 “三项机制”催生的发展动力,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热情,咸阳市委市政府综合运用月通报制度、季评比制度、红黑牌制度、半年讲评制度、现场观摩制度、重点督查制度、督办单制度、领导约谈制度等8项制度推进“三项机制”落实,实现区域经济追赶超越,结出了令人鼓舞的丰硕成果。
据统计,咸阳前三季度各项目标任务运行平稳,呈现出“缓中趋稳、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发展态势,较上半年有明显提升。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生产总值增长等6项重点经济指标与兄弟地市进行了横向对比,其中有2项指标居全省第一。(陕西日报记者 张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