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医疗垃圾被制成餐具玩具 专家:后果不堪设想

2016-12-21 14:08  北京晨报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南京栖霞区警方通报一起医疗废物污染案,警方实际查实嫌疑人收购、倒卖医疗废弃物3000多吨,这些医疗废弃物经过层层转手、加工后被制成一次性塑料餐盘和劣质儿童玩具。

今年8月底,南京栖霞公安分局在对辖区燕子矶一带开展清查整治行动时,发现顾家村一废品收购站内储存大量医用输液袋、输液管、输液瓶等医疗废弃物。燕子矶派出所教导员顾文东介绍,“有大量药品残液,现场气味非常难闻,掺杂有针头、注射器、输液皮管、血液棉签。”

警方随后对站内医疗废弃物进行清点,共发现含针头及输液管的医疗废弃物约8.5吨,抗生素类小玻璃瓶约5吨。南京栖霞警方迅速对该废品收购站经营者张某进行传唤。张某向警方承认,2012年以来他多次回收医疗废弃物进行转手倒卖。警方调查发现,张某和宿迁人郭某有生意往来,郭某以每吨2000元到2500元的价格向张某收购一次性塑料输液袋,以每吨2200元至2800元的价格卖给生产塑料颗粒的加工厂,加工厂再将生产出的塑料颗粒通过塑料市场和网络销售到全国各地的塑料制品厂家,再生产新的塑料制品。

张某作为上家也有自己的进货渠道,顾文东告诉记者,“来源可能涉及到南京十几家医院,每个医院大概在10吨左右,简单分类,玻璃归玻璃,塑料瓶归塑料瓶,输液袋归输液袋。”

经警方实际查实,自2012年以来张某收购倒卖医疗废弃物3000余吨,涉案价值4000余万元。近日张某和郭某被提起公诉。案件中涉及的南京数家医院,警方暂未向社会公布。

警方介绍,医用的一次性输液袋(瓶)制成的塑料颗粒主要成分就是聚丙烯和聚乙烯,是制造塑料制品的重要原料。这些塑料颗粒经过再加工,甚至还被一些黑心厂家用来生产仿冒知名品牌的塑料玩具、餐具等。警方在江苏宿迁、浙江发现了已加工好的一次性餐具。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审查中。

  ■专家观点

制作塑料用品 后果不堪设想

我国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国家推行医疗废物集中无害化处置,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建设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设施,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转让买卖医疗废物。南京大学健康与安全中心客座讲师祁志强认为,医疗废弃物不经过正规处理,不仅污染环境,以本案为例,如果废弃物制成的塑料颗粒被一些不法厂家用于制作塑料生活用品,后果会不堪设想。一旦流入非正规处理渠道,随便丢弃会引起水体或土壤污染,进入到生产塑胶产品企业,这些塑料制品采用非法医疗器械产生的危害性要更高。

综合央广、现代快报

全站热点
让爱眼护眼成为学生的日常习惯 — —西飞四小开展 “爱眼护眼健康行” 主题活动

2016-12-21 10:45阅读

陕西办理“独生子女证”时限延长 明年1月1日后仍可继续办理

2016-12-20 21:10阅读

长安区委书记杨建强深入基层学校检查重污染天气Ⅰ级应急响应工作落实情况

2016-12-20 14:57阅读

莲湖区政务服务平台触控查询系统在大厅投入使用

2016-12-19 17:49阅读

2017年1月1日起,以后坐飞机这些事要知道

2016-12-19 09:09阅读

下月3日起陕多部门集中办公治欠薪 三大渠道可维权

2016-12-17 09:05阅读

新城区食品药监局召开创文复审工作推进会暨迎检工作部署会

2016-12-16 15:0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