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曾经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伴随着悠悠的驼铃声,历史的回响犹在耳边;如今,作为西安最大的中心城区,莲湖经济发达,人文底蕴深厚,宗教、民族文化灿若星河。
过去的五年,在这块涌动着无限生机和创造活力的土地上,莲湖区吹响了法治的集结号,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取得丰硕成果: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提升,全民法治观念明显增强,群众享受到了更多法治的红利,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明显提高,被中央宣传部、司法部表彰为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区,成功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1个,省级2个,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安定平稳有序的环境。
推新策 法律助力法治政府建设
2012年,莲湖区基投公司拟对一项目投资2000万元,经过区政府法律顾问团审议后认为风险太大,不宜投资,法律顾问没有通过,常委会对之也进行了否决,最后这个项目果真成了赔钱的项目。
如今在莲湖区,任何事情不再是党委、政府一把手说了就算,任何决策都有一套科学的程序,“程序比实体更重要,依法行政、依程序行政,既科学有效,又保护干部”,这已经成为全区上下的共识。
“六五”普法期间,莲湖区全面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区、依法执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法治政府建设又向前迈了一大步。
莲湖区出台了《关于加强政府法律顾问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区政府法律顾问服务体系,为区委、区政府依法决策提供法律论证、法律服务。近五年,法律顾问参加区政府常务会议和专题会议共67人次,参加全区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发展论证会231人次,审查规范性文件、合同213份,出具法律意见书179份。
建立专项法律事务法律顾问体系。组建区重点项目法律顾问服务团。近五年,共审查重点项目建设合同141份,参与重点项目谈判、论证会议21次,提供法律咨询196次。建立区级行政执法部门法律顾问服务机制。12个行政执法部门聘请了19名法律顾问,由区司法局进行统一管理考核。先后为群体性上访案件、区政府行政复议案等多起案件提供全程法律服务。
接地气 三级网络实现法律服务全覆盖
2014年3月4日,在莲湖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大厅里,辖区内某酒店员工王某手里拿着3000多元钱激动地说:“过去这么长时间了,真没想到能把这钱拿到手。”
原来,王某在酒店工作了多年,但酒店却一直没给她缴纳社会保险金。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在调解该酒店的另一起用工纠纷时发现了酒店的用工问题,随即会同区法院、区劳动监察部门向企业宣讲相关法律,使酒店管理层认识到了依法经营的重要性,对23名员工拖欠多年的“三金”进行了补缴。
为了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目标要求,莲湖区委、区政府把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推进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2013年11月在西北地区率先建成“一厅式”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8个服务窗口,6大延伸服务板块,统一受理各类法律服务申请。
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成立以来,免费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42050起,办理各项法律事务100470余件,标的金额超过400亿元;指导各调委会调解案件6571件,调解成功6365件,涉及金额4444.37万元。
莲湖区把法律服务机构、人员、服务内容下沉,在9个街道和公安派出所建成了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在134个社区纵深建立了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15分钟法律服务圈逐步形成。“一个中心三级网络”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框架逐渐显现出强大的活力。
为民情 让百姓共享法治红利
2016年3月初,一个星期五的下午,贡院门社区来了八十多岁的王某,咨询抚恤金分配问题。早年间王某与丈夫共同抚养一个女孩成人,丈夫现今病逝,养女却和王某因抚恤金及王某赡养问题产生了分歧。
社区法律顾问王玮在近两个月的调解期间,除见面外,电话、短信联系50余次。最终,双方当事人意见达成一致,这起家庭纠纷圆满解决。
莲湖区司法局以服务民生、保障权益为出发点,从2015年1月开始探索形成了社区法治“1133”工作模式,即:一名社区法律顾问,一个法治日活动,活动质量三级监督,活动开展三级保障。率全省之先,由政府出资150余万元,为全区134个社区全部聘请法律顾问,每周五下午定为社区法治日,免费为居民开展法律咨询、法治宣传和法律讲座,群众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家门口的法律帮助。
社区法律顾问帮助居民解决处理身边的家务事,减少了辖区不稳定因素,截至目前,共提供法律服务5519次,举办普法宣传活动1480次,培训讲座1357次,化解矛盾纠纷1079件。
今年10月15日,莲湖区打造的全省首个网上“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平台,被称为“网上司法局”,从此开启“智慧司法”的时代。市民只需要通过电脑和手机便可获得法律相关信息,只需要通过点击屏幕就有全区律师、公证、法律援助等专业人士实时在线解答,同时还有一键免费通话咨询,帮助群众及时化解法律难题,获得全程法律服务。
莲湖区司法局把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作为坚持执法为民、坚持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不断深化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衔接联动化解矛盾纠纷机制——“三调联动”机制,从源头上、根本上预防和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共调解案件6682起,调解成功6523起,涉及当事人15756人,协议履行金额6779.28万元。探索出了一条具有莲湖特色的、全方位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新路子。
莲湖区把创新公证法律服务方式、延伸公证法律服务环节作为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的重要抓手,在全区推出了一系列便民、惠民公证法律援助活动。五年来办理援助公证2157件,免收公证费73万元,受益群众达27133人。
融发展 借助法律试水社会治理
由于地处主城区,莲湖区的流动摊贩、占道经营现象比较突出,但是在城市治理中,城管却有为有位,得心应手,这就得益于莲湖区发挥司法行政职能,助推社会治理法治化。
针对可能出现的执法不严、执法不公等问题,莲湖区在城管执法中建立严格的标准化执法,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执法主体的随意性。莲湖区引入司法公证监督城管执法制度,在全国首家建立城管执法公证室,公证员对城管执法过程中的文书送达、现场监督、财产清点、事实保全等特定环节进行证据保全,既监督执法人员规范执法行为,又提供执法证据,使执法者处理违法问题敢作敢为。
从2011年7月开始,莲湖区司法局指派区公证处公证人员,在交通事故处理中推行公证提存法律服务。通过公证处设立专用账户,采取提存公证这一法律形式,对交通事故押金进行提存公证,既保障了伤者的治疗费用,又避免了肇事方尤其是外地肇事方来回奔波。提存公证的实施,方便了当事人,同时也解决了这一困扰交通事故处理难题。
不仅在城管执法和交警执法领域,莲湖区把法律作为促进社会管理创新和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将法律服务逐步介入质监局、人社局等行政执法部门的法律文书送达、违法证据保全、扣押财产物品清点以及法院强制执行等各个环节,全区55个部门编制各类管理服务标准377件,创立市容环卫标准化管理系统并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莲湖“城管标准化执法”荣获“第三届中国法治政府奖”。
食品药监、工商、国税等执法单位深入开展以整顿市场秩序、强化税收征管、打击假冒伪劣为重点的法制宣传教育和专项执法检查,特别是针对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近年来查处餐饮服务环节案件1826起,极大地优化了投资环境。
深耕作 “法律七进”走出“莲湖节奏”
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依法行政、依法决策是莲湖“六五”普法工作的突出特点。莲湖区委区政府坚持把依法治区工作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中,坚持区委常委会专题讨论研究依法治区工作、区委常委中心组学法制度。引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到“六五”普法的始终,健全完善“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依法治区工作机制。
莲湖区民族风味浓厚,教堂星罗棋布。莲湖在坚持“板块式普法”和“法律六进”主题活动的同时,增加了“送法进宗教场所”内容。通过培养宗教教职人员依法开展宗教活动的观念,吸纳阿訇等管理人员成为法治宣传志愿者,把宪法意识通过讲经释法进行传播。为宗教场所选派法律顾问,在宗教场所解答群众法律咨询,为回坊群众捐赠法律书籍等,有效地提高了少数民族群众和信教者的法律意识。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莲湖区积极探索校园法治宣传教育新模式,在全市率先成立校园法治建设工作组与辖区大学区结对子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选聘21名优秀律师与警官、检察官、法官,组成21个校园法治建设工作组,负责包抓大学区内各中小学法治教育工作。青少年法治教育荣获全国第二届“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优秀组织奖”,全区获得省、市、区“依法治校示范学校”30所。
在基层,深入开展以“民主法治示范社区”、“诚信守法企业”等为载体的法治创建。积极开展以“四民主、两公开”为主要内容的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工作,极大地提高了社区工作法治化管理水平。
勇创新 法治文化引领法治建设大提升
具有莲湖特色的司法行政工作的开展和具有鲜明地域特色法治文化活动的举办,增强了全区的法治文化元素,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
微普法,做好法治宣传大文章。莲湖区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渠道,掀起了全民学法知法遵法守法的热潮。利用“互联网+”的理念,建立“网站能预约办理,微博能实时咨询,微信能定时推送”的服务“微”集群。通过LED普法、微博普法等平台让法治融入百姓生活,走进群众心里。
发挥优势,法治文化建设推陈出新。积极推进法治文化墙、法治宣传栏、法治宣传LED屏等载体建设,形成以法治内容为核心的街区文化。开展法治书画比赛、“与法同行”征文等普法活动上千场次,受教育群众达60余万人。法治宣传志愿者队伍定期深入社区、学校、工地放映法治影片300多场次,开展法治文艺演出100多场次。
保稳定 司法公正深化平安建设
莲湖区法院狠抓执法办案第一要务,加强刑事审判、民商事审判工作,办案质量稳步提升。在全省首创了非诉讼调解中心,通过诉调对接机制,审结各类民商事案件33029件,行政案件2064件,刑事案件3320件,判处犯罪分子4350人,极大地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被最高法院评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示范院”。
区检察院不断强化法律监督,加强刑事侦查、审判活动、刑罚执行监督检察工作,“六五”普法以来,共批准逮捕各类犯罪嫌疑人3441人,起诉4039人,有力地打击了各类违法犯罪。联合看守所建立了西北首家远程视频会见平台,全院干警轮流接访群众的做法在全省检察系统广范推广。被评为全国检察文化建设示范院。
公安莲湖分局致力于打造平安莲湖,保一方平安。紧抓严重暴力犯罪、黑恶势力犯罪、多发性侵财犯罪三个重点,组织精兵强将,精确打击,形成对犯罪分子强大震慑力。同时,加大对主要路段、集贸市场、车站等场所的巡逻密度,做到“白天见警察、夜间见警灯”;完善二、三级技防监控网络,规范三级监控室管理;重点排查整治群众关心和反映强烈的“五类场所”的治安问题,确保了社会平安。
法治建设征程路漫漫,在法治为民的道路上,莲湖区委区政府将站在新一轮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的起跑线上,继续前行,不断创新,力争创出更多有价值的示范经验,努力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法治精神必将在莲湖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法治莲湖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璀璨、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