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获悉,我区规范化、多层次医疗格局初步形成,新增社会办医疗机构35个,有效满足了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需求,全区医疗技术水平、服务能力和运行效率显著提高。
据了解,今年以来,区卫计局认真落实医改政策,从强化医疗保障、深化改革、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业务水平、增强服务意识五个方面着力,切实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难题,取得良好成效。2016年全区参合731516人,参合率97.8%。截至11月底,共补偿?67.3万人次,补偿金额2.83亿元;分级诊疗技术转诊制度全面推开,门诊特殊慢性病报销比例统一提高到65%;开通报销费用在5万元以上贫困家庭绿色通道,大病商业保险理赔机制作用有效发挥,防大病、兜底线能力明显增强。
区级医疗机构服务价格调整效果显著,群众获得感大幅提升,累计减免患者费用387.28万元;建成并开通省人民医院和区医院及引镇、滦镇中心卫生院三级远程会诊站点;实行街村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12个、区街一体化管理卫生院8个,引导优质资源下沉;药品“三统一”制度和零差率销售实现主体医疗机构及村卫生室全覆盖,配备率达100%,累计减免患者药品负担1343.46万元。
同时,积极推行分级诊疗制度,今全区共上转病人2206人次,下转病人174人次;完成了3所区级医院以电子病历为基础的信息网建设,对2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街道卫生院)、村卫生室和区级医院及新农合进行升级并网,完成硬件配置安装、区级平台软件搭建部署,目前合疗系统实现直报功能,各单位运行良好;年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将实现区域内互联共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