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良区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幸福新农村示范村扬帆起航
什么是幸福新农村?“经济组织健全、主导产业明晰、环境生态优美、公共服务完善、乡风文明和谐、村民自治规范”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幸福新农村的基本涵义。其实现形式,就是构建以明晰产权为核心,以利益联结为纽带,以市场化运作为手段的发展内核,整合盘活农村资源要素,不断增强农业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实现农村集体经济壮大、农民收入增加、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和农村公共资源优质均等,把农村家园建设成为望山看水记乡愁的幸福家园,让农民拥有更多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
目前,阎良区关山镇付马村、武屯镇老寨村和新兴街办官路村已被西安统筹办、市农林委、市财政局确定为西安市2016年度幸福新农村示范村,共获得市级奖补资金520万元,主要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和培育产业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
项目整合,资源齐聚集
“这一年,我们向上级部门争取了投资近900多万元的项目,”武屯镇老寨村党支部书记牛愉友戴着老花镜,一丝不苟的回忆着上级部门带来的各种项目,“有建设局的美丽清洁宜居项目,财政局的一事一议项目,水务局的涝池改造项目,统筹办的西安最美乡村和幸福新农村项目等等,”牛书记如数家珍,“这是党和政府对我们村的厚爱,我们村班子全体成员以党性保证,一定要干出样子来!”掷地有声的承诺给人以力量和信心。通过多个项目的整合,财政扶持资金的持续输入,幸福新农村建设内涵不断丰富。武屯镇老寨村通过争取多方项目,集聚整合,优先摆布打造了一系列幸福新农村新亮点。
同时,新兴街办官路村、关山镇付马村也分别整合了农村片区化中心社区建设、主干道路建设、村级集体经济建设试点等项目,将诸多的资金资源充分挖掘利用整合,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成立公司,村民变股东
关山镇付马村在阎良区首家成立了集体经济组织--付马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将全村130亩村组承包地和670亩农户承包地经营权流转到付马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并按照各户承包地面积大小进行股份量化到户,让全体村民华丽转身为股东,让全村的每一户都能拥有不等股份。
“对于从群众手里流转的土地,公司每亩每年支付农户800元流转费用,另外根据公司收入情况对流转土地的群众可进行二次分红;对于村组承包地流转到公司的经营收入,50%用于全体村民分红,10%用于组内公益事业,40%用于村集体经济扩大再生产和全村公益事业。”据付马村主任周胜利介绍,“明晰了股权,村民就会享受到相应的分红,今后村内所有的项目建设一律使用村内的剩余劳动力,这样,就可以增加一部分村民的工资性收入”。
武屯镇老寨村,成立了老寨村为民农业发展公司。“以每亩一股的方式入股‘为民农业发展公司’,每亩地每一年都有800元的基本收入和不低于200元的分红,每三年,在土地承包价格的基础上增长5%的分红,随着企业的壮大发展,农民的收入也会不断提高,村内集体经济组织持有一定股份,保证后续发展资金”。老寨村村委会的会议室里,党支部书记牛愉友正在和村三委班子成员商讨村内集体经济发展的相关事宜。
“老寨为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成立,让老寨村有了自己的经济组织,构建新型经济模式。以此为基础,挖掘发展潜力,实现集体经济规模化,规范化运营,为下一步集体经济的健康稳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新兴街办官路村,目前正在向有关部门递交组建该村集体经济组织有关材料。幸福新农村这个富有时代意义的农村发展的新名词,目前已经在阎良区落地扎根,老寨村、官路村、付马村作为首批幸福新农村示范村,在创建集体经济组织的路子上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立足村情,产业来带动
“目前,我们已经签订了两家企业,完成了500余亩土地的流转”,牛愉友告诉笔者,通过与自华莲藕种植园、陕西林苑两家企业的合作,老寨村迎来了集体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春天。
在关山镇付马村,秦川牛养殖将作为下一步村发展集体经济的一项重要产业发展方向,同时还将引进其他有实力的种植企业,通过对进驻企业进行土地入股达到“借鸡下蛋“的目的,付马村村主任周胜利对未来该村经济发展充满了自信。
在新兴街办官路村,依托石川河景区综合整治,村两委一班人谋划思路,在发展民俗文化和生态观光旅游方面谋求新方向,前期重点抓住石川河连接线道路拓宽,沿街建立商贸市场的思路,积极想办法壮大村内集体经济,为村民谋福祉。
幸福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可以说是新农村建设的提升版,是以壮大农村股份制集体经济为突破口,构建村集体经济发展“内核”,引导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努力实现“人”的新农村和“物”的新农村协同发展,达到广大群众共同富裕,共享改革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