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中国版“绝命毒师”非法制毒远销欧美 或面临死刑

2016-12-10 11:31  参考消息网

参考消息网12月10日报道西媒称,武汉一知名高校化学专业副教授张某在学生的帮助下,建立了一个小型毒品帝国,非法生产以甲酮为主要原材料(制造摇头丸、冰毒和可卡因的化学原料)的国家管制类精神药品并远销欧美,每月销售进账60万美元左右,堪称中国版的“绝命毒师”。

据西班牙《国家报》网站12月8日报道,张某和其他四人(其中包括一名鲍姓学生)因涉嫌制毒、运毒、贩毒和走私从5日起开始在武汉中院受审,罪名成立有可能面临死刑。

在中国媒体的报道中这位化学教授的经历被描述为与美剧《绝命毒师》中的“老白”极为相似,这部美剧在中国也颇受欢迎。但是张某开始制毒的时间是在2005年,也就是《绝命毒师》第一季播出的三年前。中国警方称,一次澳大利亚之行让张某萌生了利用自己的化学知识制毒的想法,在澳大利亚,张某看到此类精神类药品需求很大,但却“很难弄到手”,于是他建立了一家以生产溶剂和医用材料为幌子的公司。

经警方调查确认,四名被告在长期的制毒和贩毒业务中分工明确。张某除了是整个项目的策划者外,还负责“技术指导”。鲍姓学生负责“新产品研发、完善技术和培训工人”。其他两名被告杨某和冯某分别负责“销售和客户联络”,以及“管理订单、采购原材料、产品包装和会计工作”。该团伙能够按照客户需要修改产品,便于用假的产品名称蒙混过关。

报道称,在2014年11月的一次例行检查中,武汉机场海关技术人员在发往英国的货物中发现了几个含有白色粉末的包裹。警方从这一发现开始顺藤摸瓜,经过数月调查,终于锁定了张某的制毒实验室,并在现场缴获了大约20公斤毒品。

在案件审理中,四名被告均承认已经生产了32公斤毒品,但理由是“用于研发”而非销售。法官即将决定中国版“绝命毒师”的命运,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他的命运不会像《绝命毒师》主角那样充满传奇色彩。(编译/王萌)

全站热点
蓝田县全域旅游工作推进会召开

2016-12-09 21:15阅读

西安市长安区十七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四十次会议

2016-12-09 15:30阅读

国家食品药监局考察组莅临未央区食品药监局张家堡所检查指导工作

2016-12-09 09:52阅读

解放门司法所开展“12.4”宪法日宣传活动

2016-12-08 15:05阅读

未央区举办“微型消防站”灭火演练

2016-12-07 21:40阅读

灞桥区食品药监局努力实现政风行风建设常态化

2016-12-07 11:37阅读

区文体局精准帮扶为企业解难题

2016-12-06 17:5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