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铜川走出节约集约绿色发展之路

2016-12-08 09:16  铜川日报

近年来,我市立足于资源性产业偏重实际,坚持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相结合,与城市转型相结合,在治理中转型、在转型中发展,走出一条节约集约绿色发展之路。

优化升级传统产业。产业结构调整是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根本性措施。各区县、各部门要按照“依托资源,彰显优势,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的思路,坚持把发展循环型生产作为重中之重,要加快改造提升铝业、煤炭、水泥、陶瓷、果业等传统产业,依托煤炭,发展电力,做强铝业,做大水泥产业,打造煤电铝水泥联产联营循环经济产业链,不断加强产业关联度;集约发展白灰、石碴企业,最大限度降低污染。加大“煤改气”、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水泥窑尾余热发电、电厂余热利用、宜君油气资源开发利用力度,促进能源结构调整。狠抓落后产能淘汰和小企业关闭工作,畅通结构调整“退出关”,促使高耗能、高污染落后产能退出市场。以华能铜川电厂为典范,通过技改实现燃煤企业超净排放;积极承接东部陶瓷产业转移,大力发展用气烧制的建筑陶瓷和新型工艺陶瓷。以国企进铜合作发展为契机,精心谋划合作项目,争取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培育发展接续产业。要将科技含量高、资源利用少、环境污染小、经济效益好的产业发展作为推进经济转型的主攻方向。培育发展电力电源、装备制造、食品、医药、旅游等接续产业。大力实施规模化设施蔬菜基地建设,种植无公害蔬菜,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大力发展苹果、樱桃、鲜桃、核桃等特色果业,努力建设全国名优果业基地,形成西北现代苹果物流中心、西部技能照明产业园、载能循环产业园、城乡统筹示范园、中小企业孵化园等产业集群。继续挖掘“药王”、香山等文化,结合地域人文历史,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全域旅游。

走节约集约的绿色发展之路。节约资源、提高效益、循环利用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治本之策。在今后发展中,资源占有再好再优,环境容量不允许的项目坚决不上,留下更多的资源给后人;经济效益再好,环保不过关的项目坚决不上;方式粗放、工艺陈旧、排放不达标的项目坚决不上。注重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的联产联营项目,延长产业链,废物资源化、再利用,吃干榨净,实现可持续发展。

治污降霾事关绿色转型发展,是当前最大的民生工程。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铜川蓝”将会成为一种常态,铜川的环境将会一天比一天好。本报讯(通讯员 王延清)

全站热点
未央区举办“微型消防站”灭火演练

2016-12-07 21:40阅读

中国信息协会专家调研组莅临我区考察指导“互联网+政务服务”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

2016-12-07 16:32阅读

灞桥区食品药监局多举措抓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

2016-12-07 11:06阅读

莲湖问政“面对面”—为群众生活的更健康

2016-12-06 16:50阅读

碑林区城市管理局召开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运行及治污减霾工作推进会

2016-12-06 10:26阅读

咸阳市高校学子向西藏献爱心 文具用品换哈达祝福

2016-12-05 16:02阅读

关于中央第六环保督察组交办群众信访举报环境问题(受理编号:008)查处情况的通报

2016-12-04 10:25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