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重点提高工作成效
莲湖区高度重视缓堵保畅工作,在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的关注指导下,先后建立部门联动和效能监察机制,以“多举措”和“双考核”强力推进缓堵保畅工作。加快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完成文景南路、杏园路、高新六路、团结东路等15条26.8公里主次干道建设以及西斜三路、西仪坊、王家巷等25条背街小巷改造;建成丰庆公园、大唐西市、枣园西路3座过街天桥和八家巷地下通道。围绕静态交通秩序,成立由城管、交警组成的停车秩序管理办公室,重点针对公交专用道、微循环道路、道沿禁停区域、背街小巷以及大型商业网点、物流中心、旅游景点等区域乱停车现象,开展停车秩序专项整治活动。积极推进停车场建设,近年来全区共新建公共停车场147处,停车泊位7298个;施划路内临时占道停车站点153个,停车泊位5560个;配建停车场314个,停车泊位70913个;经营性停车场575个,停车泊位82089个;动员沿街单位、社区对外错时开放停车位2552个,有效缓解了停车难问题。持续开展交通专项整治,针对机动车乱停乱放、行人和非机动车闯红灯、非法载客以及占道经营、出店经营等交通管理难点和顽疾,持续开展专项整治活动。积极推进片区交通综合改善,依托劳动路、环城西路、汉城路3个大片区改造,完成了水司十字周边交通优化、大庆路沿线掉头工程、儿童医院周边微循环改造等三个小片区改造,取得良好效果。
创新举措体现莲湖特色
在扎实做好缓堵保畅各项“规定动作”的基础上,莲湖区更加注重“自选动作”的创新与实践。针对历史文化街区群众出行难的情况,在旅游电瓶车队成功运营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和新增运营线路,目前运营车辆总数达20辆,累计运送群众250多万人次。大力推进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先后建设公共自行车站点261个,共投放公共自行车7100多辆。按照“一校一策”的方式,在各学校采取分年级(班级)实施分时段错时接送学生,设置家长等待区(缓冲区),有效缓解校园周边交通混乱和拥堵问题。将缓堵保畅工作纳入门前“三包”管理,动员全区383条道路沿街16900余家企事业单位、商户,自觉管好门前车辆,引导车辆有序停放,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积极动员各街道全方位统计收集基础数据,在掌握全区综合交通秩序变化规律的基础上,编制完成《莲湖区综合交通秩序规划》,为全区缓堵保畅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依据。
缓堵保畅是一项长期的民生工程,莲湖区将认真总结近五年的缓堵保畅工作经验,积极探索长效管理机制,不断推进辖区交通综合治理工作常态化,努力为市民创造更加安全、快捷、通畅的交通出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