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就业服务大篷车”、开展“一站式”社保代理服务、实施就业结对帮扶、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阎良区公共就业和人才交流综合服务中心以“落实就业政策、促进大众就业”为目标,把方便群众办事、扩大百姓就业放在首位,强化就业服务方式,健全就业服务体系,把就业岗位、就业政策、就业培训等就业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切实提升了就业服务效能,全区就业质量迈上新台阶。
扎实开展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质量
阎良区依托培训机构,依据市场需求,积极探索订单培训模式。一是面向市场找订单,联系区内外待遇优的对口企业,及时培训电焊工、空港地勤等社会急需专业人才;二是特色培训引订单,增设市场紧俏的月嫂培训专业,采用用工单位与培训机构签订用工协议的订单模式开展培训,打造月嫂、家政服务、养老护理员等金牌培训工种;三是委托培训下订单,联系用工单位,对餐厅服务员、客房服务员、营业员、物业管理员等开展“短平快”培训,使其技能熟、上岗易、收入增,进一步增强就业稳定性。同时,鉴定机构充分发挥职业资格证书的引领作用,严密组织各类级别的技能鉴定,确保就业质量。
截止目前,共开展技能培训22期、7个培训工种、培训人数1050人;完成专项能力鉴定11个批次,涉及丝网花制作、月嫂、保育员、CAD制图等工种,鉴定人数563人。
创新创业模式,辐射就业面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阎良区充分结合群众的创业热情,实施就业创业一条龙服务。一是缩短办贷周期,通过实行经办机构与银行联合的一步式考察方式、增加经办银行,将办理周期由原来的1个多月缩短为10个工作日。二是扩大反担保形式,采取存单止付、信用社区、房产抵押、大件物品抵押、区内财政供养人员可以扩大为两个贷款项目提供担保等多种方式,有力解决了创业人员办理小额担保贷款反担保难的问题。三是加强创业指导,将创业理念、经营管理、市场营销、法律法规、信息网络、融资理财等内容一并纳入培训内容;成立“创业服务专家指导团”,在项目选择、项目开发、经营策略、科技服务等方面给予指导,提高创业人员的创业技能,保证扶持的创业项目成功存活、经营稳定、群众增收。四是落实就业见习政策,拓宽就业渠道,目前已成功协助新兴幼儿园、德润航空等6家单位为就业见习基地。截至2016年9月30日,共发放贷款535笔4385万元,带动就业近3000人。
离土不离乡,实现家门口就业
今年以来,阎良区公共就业和人才交流综合服务中心以推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实现农村居民收入倍增为目标,以区内企业为主体、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示范工程为抓手,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免费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引导劳动力就地就近充分就业。通过深入村组、企业,广泛宣传劳动力转移重要意义及就业扶持政策,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建立农村富余劳动力信息库,同时,开展企业用工需求摸底调查。对辖区内35家企业当前用工数量、缺工工种及数量、用工条件等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并建立企业用工信息数据库,实施动态管理。
目前,通过对全区行政村农村劳动力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身体状况、求职意向、技能掌握情况及就业培训愿望等摸底调查,现已实现摸底人数4.8万余人,占全区劳动力的49.6%,录入信息库人数达4.2万余人,办理信息卡1.2万余人,签订企业劳务对接协议7家,完成转移培训89人,完成转移就业2100余人。
多样化招聘模式,提高就业率
截止目前,阎良区共举办形式多样的招聘会10场,累计参会企业179家,提供各类就业岗位783个,招聘总人数4410人,现场达成用工意向1188人。完成采集和上传用人单位招聘信息1593家,上传个人求职信息6298人次,办理就业失业登记545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