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我国开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以来,我市积极响应国家、财政部及省政府、省财政厅有关精神,结合铜川实际,把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作为推动全市转型提速发展和促投资、稳增长、调结构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高度重视,积极行动,精心安排,周密部署,在组织保障、宣传培训、制度建设、项目示范、政策支持等方面,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进展顺利。
———健全机制,强化领导。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PPP模式推广工作,今年市政府第一次党组会议研究决定,在市财政局设立市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管理办公室,印发了《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通知》,建立了全市PPP联席会议制度,为全市PPP推广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市财政局制定了《铜川市财政局PPP项目内部工作职责及操作流程》,明确了PPP项目全生命周期中各科室职责及流程,保障PPP工作有序推进。
———规范操作,点上突破。坚持关口前移,在项目申报初期,市财政局与市级相关部门、区县提前衔接沟通,指导实施单位聘请PPP专业机构进行项目识别、项目准备,科学编制实施方案,开展物有所值评价与财政承受能力论证,保证了PPP项目的申报质量和效率。在PPP工作启动阶段,市财政局按照“积极探索、积累经验、逐步推开”的原则,指导各区县、各部门有效推进PPP项目的实施。在财政部公布的全国第二批示范项目中,陕西省共有五个项目入选,我市占到三个;在财政部等20部委联合公布的国家第三批PPP示范项目中,我市就有5个项目入围。在前三批国家PPP项目中,我市累计8个项目入选,占全省入选国家PPP示范项目总数的30%以上。1月7日,在全省PPP工作推进会上,我市作为先进地市进行了经验交流和项目推介。6月22日,我市作为陕西省唯一受邀地市参加了全国PPP立法地方政府视角专题研讨会,并作了交流发言。省财政厅先后两次对我市政府和社会资本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调研,对我市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专业推进,扩大影响。我市坚持高点站位,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征集PPP咨询服务机构,北京大岳、上海济邦、深圳万德等68家全国知名咨询机构积极报名,最终确定上海济邦等10家综合服务类机构、锦天城等3家律师事务所、普华永道等3家会计师事务所、广东国众联行等3家资产评估公司入选我市PPP咨询服务机构库,并第一时间在铜川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铜川日报、铜川市财政局网站进行了公告。第三方专业机构为全市PPP推广工作发挥有效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