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和外出务工者逐渐增多,“走五个村碰不到十个年轻人”的现象已经成为普遍现象,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日渐严峻。据统计,彬县有60岁以上老人4.3万人,占到全县总人口的12.3%,高于全国水平。全县老年人正以每年3.8%的速度递增,是同期人口增速的5倍多。
为了解决城乡多元化的养老问题,彬县结合实际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 按照“先行试点,有序推进,集体建院,自愿入住,自我保障,互助服务”的原则,探索建立了五种模式养老机制:一是农村家庭式养老。对不愿到养老机构的老人,主要招募志愿者服务队或者邻里互助人员上门提供生活、医疗等服务——这是居家养老模式;二是一院多户式养老。对居住在偏僻边远地方的老人,由镇、村利用扶贫、灾后重建项目资金建设集体院落,分户居住,生活自理;三是农村互助幸福院养老。对离家不离村的老人,由镇、村利用闲置校舍建成互助幸福院,自愿入住,自我保障,互助服务;四是城区日间照料中心养老。对城区老人,利用城市老年活动服务设施建立文化、健身、休闲场所,实行有偿提供用餐、保洁等托管服务,朝至夕归,日托照料;五是敬老院集中养老。对五保户实行集中供养后,剩余床位进行社会代养。在北极镇衡家那村的幸福院里,村里老人每人每天只要交两元钱就能随时来住。71岁的衡老先生说:“这里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没事了来乐一乐,有事儿回家忙一忙,吃饭有人做,生病有人看,儿孙放心,我也顺心。”
目前,彬县共建成农村互助幸福院110多个,为全县18142名老年人发放高龄补贴,为3.95万名60岁以上老人发放养老金,成立老年协会236个,实现4万多名社会养老全覆盖,达到90%的老年人居家养老实现一对一帮扶,7%的老年人实现社区日间照料养老,3%的老年人实现机构集中养老。(记者 孟丽君 通讯员 杜梦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