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西宁11月26日电 (记者 张添福)马黑买想不到,庄稼人出身的他,能搭乘“一带一路”顺风车,将“青海拉面”旗舰店开进马来西亚。
来自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的马黑买26日早上告诉记者,他位于马来西亚吉隆坡的青海拉面旗舰店装修接近尾声,预计下月底开门迎客。“我们的生意搭上了‘一带一路’的顺风车才受到益处,这跟以前都不敢想象。今年,西宁开通到马来西亚的航班,终于可以直飞马来西亚了。”
受益于此的不仅是马黑买,青海大自然地毯纱厂将生产的大批地毯通过从西宁出发的“中欧班列”发往欧美市场,全程仅12天。
“之前,走海运,青海是后方,是劣势,现在走‘中欧班列’,青海反倒成了前沿,”大自然地毯纱厂执行董事郎明海曾经表示,“相比原先两个月的海运,现在运输时间极大缩短,经营成本也降了下来。”
西宁市市长张晓容说:“未来五年,西宁将加强建设对外铁路通道,构建陆上丝绸之路,并利用西宁国际航空口岸和口岸协作机制,继续开通一批国际航线,形成通向南亚、西亚、中亚的国际航运大通道,搭建空中丝绸之路。”
上月底,青藏高原地区首个海关保税物流监管场所西宁曹家堡保税物流中心封关运营,此举不仅降低了外向型企业经营成本,节省了交易时间,对区域经济发展也将起到推动作用。
张晓容说,下一步,西宁市将推行“保税仓储+保税展销”模式,建成进口商品馆和保税购物中心,启动建设西宁综合保税区,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外向型产业基地和中国(西宁)国际绿色产业园。
今年八月,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两百余位民间艺术家,在西宁社区巡演,广场献艺,民间采风。张晓容说,过去五年,当地新增国际友好城市和地区19个,未来将继续扩大与“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城市的交流合作,并发挥青海省民族人文优势,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文化、教育、旅游、生态等领域的合作。
“现在,西宁已开启传统内陆型向现代开放型城市转变的新局面。”张晓容评价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