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家风建设理论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与会者建言推动相关法规
中新网北京11月26日电 (记者 应妮)“家风建设理论研讨会”25日在北京举行,与会者认为要积极建立健全推动家风建设的法律法规,为推动家风建设提供法律保障和制度支持。
中共中央党校党史部沈传亮教授生动讲述了老一辈革命家陈毅、徐特立和罗荣桓的鲜为人知的家风故事。他说,良好家风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每个家庭成员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石。良好家风又是无声的教诲,让后代子孙铭刻在心、代代受益。在这方面,我国的贤达之士和老一辈革命家为我们作出了表率。我们要努力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家风建设,积极传承老一辈注重家风建设的优良传统。
国家行政学院原副院长周文彰说,近年来查处的大量腐败案件中夫妻联手、父子共谋、兄弟姊妹借势敛财的事实,把家风和政风的关系问题严肃地提到了每一位领导干部面前。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规定领导干部必须重视家庭、家教,家风。
他认为,家风与政风需要相互滋养、相互校正。要实现家风与政风的良性互动,必须要对家庭成员约法三章:不施压、不说情、不插手,同时也对从政者约法三章:不为家属谋利、不理家属说情、不准家属干政。实现家风和政风良性互动重在一以贯之,从政者与家属要相互观察、相互提醒、相互监督,防微杜渐,杜绝不良家风、政风的萌芽滋长。
惠州学院教授成晓军对中国传统家训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诸多家庭教育理论和方法,通过剔除其封建性糟粕,梳理出民主性精华,无疑可以为回归和张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回归和张扬良好家风,回归和张扬和谐健康人际关系,解决好人的素质提高这个问题,提供历史的借鉴依据。
与会者认为,要积极建立健全推动家风建设的法律法规,为推动家风建设提供法律保障和制度支持。在乡村推进村规民约,在城市推进邻里公约等制度的切实实施,划出红线,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良好家风成为社会风气的主导,从而消灭子不养老、虐待儿童等不良现象。历史和现实一再告诉人们,良好的家庭教育、良好的家风,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的价值观,生发并激荡成时代新风尚和历史大潮流,不断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研讨会由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和中国家庭教育学会联合主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