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咸阳市严格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降本增效,全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全市工业经济实现平稳增长。截至10月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832.2亿元,同比增长9.3%,实现增加值850亿元,同比增长7.9%,高出全省平均增速1.1个百分点,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770.9亿元,同比增长5.2%。
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咸阳市把推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抓手,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具体措施,解决存在问题。各县市区紧盯问题,分析研判形势,扎实推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优化产业结构上,以电子信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产业重点项目为核心,集中力量,强化措施,全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电子信息产业以CEC8.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为重点,全力以赴加快项目建设,积极招引上下游配套产业,不断完善产业链条,打造电子信息产业新高地。能化产业以彬长旬高端能化基地建设为重点,突出“三个转化”,编制彬长旬高端能化基地总体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等重大规划,加快实施了一批煤化工项目。装备制造产业以汽车产业为突破口,积极推进秦星汽车与韩国企业战略合作,提升装备制造产业产值规模。
在淘汰落后产能上,先后关闭退出旬邑百子、彬县虎神沟、永寿兴发等9处煤矿,淘汰落后产能261万吨/年。今年关闭了陈家坪二号井,对雅店、小庄、孟村煤矿停产停工,全市煤矿工作日由330天压缩到了276天,退出的13万吨煤炭产能任务顺利完成。
在降本增效上,积极与省发改委、天然气公司和电力公司沟通衔接,降低全市工业用气、用电等成本,使28户大用户企业享受直供电政策,交易电量20.9亿度,为企业减负9950万元。积极开展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以纺织集团、步长集团等大型骨干企业为重点,加快品质提升和供给创新,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记者 刘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