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新华评论:雾霾预警非小事 群众利益是大事

2016-11-19 16:00  新华网

新华社太原11月19日电 题:雾霾预警非小事 群众利益是大事

新华社记者马晓媛

连日来,山西太原持续出现重污染天气,AQI指数在全国主要城市中“一路领先”。环保部18日通报称,在此次重污染天气应对中,太原未及时发布相应级别的预警信息,在环保部督查组的敦促下才发布黄色预警。“环保部点名批评太原”的消息一出,立即引发社会舆论普遍关注。

事实上,包括太原市在内的一些地方,面对重污染天气预警发布不及时、不主动的问题并非个案。此前每有重污染来袭都有群众质疑:为何雾霾这么严重,政府还迟迟不发预警?记者注意到,当地即便发布预警,也并非第一时间放在政府官网等即时平台,公众往往要到次日才能通过纸媒获知预警信息。

重污染天气应急机制是基于当前我国异常严峻的大气污染形势提出的,旨在提前预警、及时响应,避免重污染天气的持续恶化,加强对公众健康的防护。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各地均制定了专门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这些预案看起来相当完善,有时却在重污染天气到来时沦为一纸空文。正所谓重度雾霾之中,机器照响,工地照开,污染照排,应急机制停在“纸头”而未落到手头。这反映出一些地方政府缺乏法治思维,不依法依规办事。

预警发布滞后,也凸显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急能力不足。一些地方应急机制各环节的工作流程不够细化、具体,缺乏操作性;一些地方的政府预案与部门专项实施方案、企业具体操作方案缺乏衔接,相互支撑不够;一些地方缺乏对重污染天气进行预测研判的技术力量,难以改变被动响应的局面。政府在防治重污染天气中担负着主导职责,应该不断提升应急响应能力、完善预警应急体系。

说到底,面对重污染天气预警不及时、应急不主动,根本上还是没有将群众利益真正放在心上、落到实处。空气质量事关每个人的身体健康,每当重污染天气到来,也总会引发公众高度关注。面对公众关切,政府怎能不积极回应、不主动发声?面对雾霾中依然冒黑烟的烟囱,照常尘土飞扬的工地,政府怎能熟视无睹、无动于衷?置群众感受和切身利益于不顾,甚至漠然视之,反映出个别领导干部不担当、不作为。

我们常说,群众利益无小事。抗击雾霾是一场艰难的战争,只有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把百姓的“呼吸”放在心头,齐心协力、攻坚克难,才能得到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凝心聚力共保一片蓝天。

全站热点
考核累计三个月排名靠后 市监察局约谈户县县政府

2016-11-19 11:00阅读

未央区召开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安排会

2016-11-18 18:43阅读

临潼区2017年新农合参合筹资工作有序开展

2016-11-18 13:20阅读

周至县召开2017年度森林防火工作会

2016-11-17 21:13阅读

安村镇迅速学习传达六中全会精神和县十六次党代会精神

2016-11-17 11:15阅读

新城区大明宫中学开展2016年“四步三查”高效课堂青年教师汇报展示课活动

2016-11-16 16:44阅读

西安新城区汇知中学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宣传讲座”

2016-11-16 10:26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