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厕所非小事,“方便”须方便

2016-11-19 15:46  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1月19日新媒体专电(记者白田田)11月19日是“世界厕所日”。相比高楼大厦,公共厕所看似不起眼,却是一个城市的民生工程、良心工程。近两年兴起的“厕所革命”,不是搞形象工程,不是为了将厕所建得多么气派,而是要解决如厕者的切身“痛点”,让“方便”之事更加方便。

“痛点”首先是公共厕所总量少,结构不平衡。人们出门在外,经常走很久都找不到一间公厕,只好到快餐店里“蹭厕所”。对于女性来说,即使找到了公厕,在厕所外排长队也是常有的事,既尴尬又无奈。“痛点”还表现在很多厕所脏、乱、差。不久前,有的地方5A景区被国家旅游局摘牌,其中一个原因正是“厕所革命严重滞后”,存在异味严重、污水污迹多、长时间无人清扫等问题。另外,一些厕所细节之处不人性化。比如,有的厕所男女标识不明晰,容易混淆,尿急之时还得“烧脑”;很多厕所的格子间里,缺失一个小小的挂钩,让背包出行的人很不方便,等等。

要解决这些“痛点”,需要尽快补齐数量上的缺口。新城区在规划之初就应充分考虑公共厕所的布点,以免欠下“新账”,旧城区和人流量大的地区则可以增设一些活动式公厕。

还需尽快落实最新标准,缓解女性如厕难题。按照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新发布的《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女性厕位与男性厕位的比例提高到3:2,人流量较大地区为2:1,这一新标准应尽快落地。

此外,公厕的维护管理要进一步跟上。厕所环境“三分看硬件,七分靠管理”。特别是在人员密集的商业街区和旅游景点,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强公共厕所的管理和清洁工作。对于细节之处,管理者不妨多亲身体验,列出一份“不方便清单”,逐个予以改进。

厕所的事是民生大事,“方便”还须方便。建设好、管理好公共厕所,对于政府部门来说是必须承担的公共服务职能,也是重要的便民举措。如何完善设施建设、补齐短板、提升品质,仍需思考和努力。

全站热点
考核累计三个月排名靠后 市监察局约谈户县县政府

2016-11-19 11:00阅读

部分未央区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视察区重点工作

2016-11-18 18:42阅读

临潼区2017年新农合参合筹资工作有序开展

2016-11-18 13:20阅读

周至县召开2017年度森林防火工作会

2016-11-17 21:13阅读

陕西首个家风馆落户眉县 将再建60余个家风馆教化身边人

2016-11-17 11:01阅读

长安区引镇街道积极开展“法制宣传进单位”活动

2016-11-16 16:39阅读

西安新城区汇知中学初三年级开展“校园消防安全紧急疏散演练”活动

2016-11-16 10:25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