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两男向江苏部分移动营业厅兜售软件 绕过实名办“黑卡”

2016-11-17 22:00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南京11月17日电 (朱志庚 晨晓)电话“黑卡”给不法分子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提供了便利,也导致不幸发生“徐玉玉事件”。然而就在去年,江苏徐州两男子向多家移动营业厅兜售一种特殊软件,可以绕过实名制办理“黑卡”。11月17日,徐州市泉山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此案,并宣布择期宣判。

据公诉机关指控,2015年3月以来,李某先后从网上购买两款第二代身份证生成软件,该两款软件均能实现无需身份证读取器和真实身份证即可令移动公司业务系统正常工作。李某对两款软件分别破解后又重新加密,在与刘某预谋后,以每台人民币500至2000元不等的价格,向江苏省内多家移动营业厅经营者出售。截至2015年9月,被告人李某、刘某共计向49人提供该两款软件54次,获得人民币5万元余元。经有关专业部门鉴定,该两款二代身份证生成软件均具有破坏性程序文件的行为。

在庭审现场,两被告人的辩护人辩称,被告人将涉案软件售卖和安装到营业厅电脑后就丧失了对软件的控制权,实际控制和操作软件是各个安装涉案软件的移动营业厅。此外,辩护人还对两被告是共同犯罪还是主从犯关系进行了质证。

庭审现场审判员表示,本案存在一定争议,但是基本事实是可以确定的,本案涉及的软件是否具有破坏性程序,控辩双方有不同的意见。被告人是否构成犯罪以及构成何罪,法庭会充分关注控辩双方的意见,庭后予以评判。

今年9月下旬,最高人民法院等六部门联合出台被称为“史上最严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政策”,明确要求电信企业要确保年底前全部电话实名率达到100%。然而,部分不法分子从电话实名制政策中发现了“商机”,非法破解系统软件牟利。

针对该起案件,主审法官周平波介绍,电话“黑卡”泛滥,给不法分子实施电信网络诈骗、传播淫秽色情信息、恶意骚扰推销等违法犯罪提供便利。本案中两名被告人通过实施犯罪行为为电话“黑卡”的办理提供了便利条件,其中的社会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

11月17日上午,徐州市泉山区人民法院对此案进行审理后没有当庭宣判,将择期宣判。(完)

全站热点
咸阳首次限行细则正式发布 限号规则呈西咸同步

2016-11-17 18:00阅读

榆林农检多项“率先”领跑全省全国

2016-11-17 12:18阅读

庞光镇扎实做好非公党建信息管理平台数据更新工作

2016-11-17 09:15阅读

铜川市五区县全面超额完成2017年度党报党刊征订任务

2016-11-16 15:04阅读

让“三秦楷模”的精神永驻科研生产一线

2016-11-16 00:00阅读

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司法局上门为矫正人员办理入矫手续

2016-11-15 12:12阅读

王强主持召开区政府常务会研究相关重点工作

2016-11-14 18:3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