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信息报记者赵雪
新能源汽车是世界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我国从汽车制造大国迈向汽车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近年来,陕西高度重视汽车产业发展,省委、省政府确定了将汽车产业打造成新的支柱产业的决策部署。近期,陕西省政府印发了《工业稳增长促投资的21条》,明确把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作为重点工作。
抢抓机遇实现逆势增长
近年来,陕西在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首先是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推进转型升级的重点,通过实施“百万辆汽车工程”,采取加大资金投入、调整产品结构、提高配套水平、发展后市场服务等综合措施,精准施策,迅速推动汽车产业升级,特别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培育方面成效显著。
2015年,在重卡和传统燃油轿车销量下降的情况下,陕西新能源汽车呈现出高速增长、全面推进的良好势头,实现了产销两旺。
尤其是比亚迪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秦”,2015年实现产销3.2万辆,稳居中国新能源汽车单一车型销售榜冠军。除此之外,物流车、客车齐发力,商用车涨势迅猛。
陕西通家公司自去年6月份合资以来,将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作为主攻方向,仅用2个月就完成了新能源汽车“电牛一号”的研发,成功实现纯电动物流车产销4112辆,居纯电动专用车第三位,仅次于东风汽车(6646辆)和重庆瑞驰(4726辆)。
西安金龙公司在陕汽控股、厦门金龙、苏州金龙合资后,充分发挥金龙客车品牌及上装技术和陕汽底盘技术优势,全年销售新能源大客车1484辆,同比增长5倍以上。
陕西以西安2013年获批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为抓手,坚持政府推动、社会参与、整体规划、重点突破,较好发挥了政策的支持和引领作用。先后制定出台包括地方1:1配套、充电桩建设补助、停车免费、公交车道通行等政策,形成了系统完备、操作性强的配套政策体系。
今年1-9月份,陕西全省产销新能源汽车3.8万辆,同比增长48.21%,居全国第一方阵,占全国新能源汽车近10%。
落实规划加快设施建设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有关要求,陕西编制出台了《全省“十三五”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规划》和《陕西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暂行办法》等办法。明确到2020年,新增集中式充电站超过454座,分散式充电桩超过9.44万个。同时要求今后新建住宅停车位100%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安装条件,公共停车场具备充电条件的车位不低于10%。按照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和《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要求,陕西积极做好国补资金的申报和清算工作。
2015年陕西享受国补新能源汽车31533辆,获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08269万元,2016年度申报新能源汽车销量86244辆,申请预拨补贴资金429068万元。同时,积极兑现地方补贴资金,按国家财政补贴对新能源汽车给予1:1地方补贴。截至目前,西安市已拨付地方配套资金3.26亿元。
重点培育发挥龙头作用
在监管方面,陕西建立了各部门分工负责新能源汽车安全保障机制,围绕公交车、出租车、充电站等公共服务重点领域,制定应急预案,定期演练,从新能源汽车生产到运营各环节,加强监管。
为使新能源汽车对全省汽车工业的贡献进一步加大,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陕西今年还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力度。提出2016至2020年,陕西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力争达到10万辆以上。
下一步,陕西将全面贯彻中央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关部署,从国家层面整合资源,抓住主要企业和汽车关键技术,进行重点培育和支持,发挥龙头引领作用;同时,加大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工程实施力度;根据汽车产业发展水平,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补贴政策,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进一步做好规划引领,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