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精准识别,咸阳还有9.51万户30.53万农村贫困人口尚未脱贫。为尽快摘掉这些贫困户的帽子,吹响决战决胜的冲锋号。截至目前,仅产业扶贫方面,全市共有2090家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数9万多户,覆盖贫困人口27万余人,其中种植大户935家,带动贫困户6860户;养殖大户462家,带动贫困户2485户;家庭农场77家,带动贫困户1049户;合作社436家,带动贫困户33268户;龙头企业180家,带动贫困户46728户。
层层担责,立下脱贫军令状
咸阳夯实各级党委、政府责任,将脱贫攻坚列入各县市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分值从往年的1分增加到8分,将市级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中脱贫攻坚分值按承担任务量大小分别增加到5分、4分、2分,大幅增加了权重。
在市、县、镇、村4级逐级成立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由党政“一把手”分别任第一组长和组长,层层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并安排固定场所对脱贫攻坚信息进行集中展示、挂图作战。将53个承担脱贫攻坚任务的市级部门成立“五个一批”专项工作组,由国土、农业、人社、教育、林业、民政6个部门牵头负责,分头推进政策落地。除了开展专项督导和明察暗访,咸阳市还召开了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向市上报告履行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职责会议,对各县市区上半年工作逐项打分进行了排名和点评同时。同时推行“领导包村、部门驻村、干部包户”帮扶机制,派出驻村工作队989个、第一书记858名,7.1万名干部与9.51万户贫困群众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实现了结对帮扶全覆盖。
产业扶贫,创新创出奇特效应
在产业扶贫上,咸阳市进行了3方面探索:一是探索最大限度发挥资金效益。拿出部分中省财政的专项扶贫资金和县财政列支的资金进行捆绑,共同作为抵押金,由商业银行放大10倍发放小额贷款;同时互助资金也作为抵押金,由商业银行放大5倍对贫困户发放贷款。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向贫困户发放免担保、免抵押小额贷款1.12亿元。
第二是探索产业脱贫新路径,安排1.1亿中省专项扶贫资金用于贫困户产业直补,结合咸阳实际,在推进果库扶贫上,采取“合作社+贫困户”的形式,将贫困户的扶贫贷款和省市项目补助资金捆绑起来,在北4县每县建设10个200吨的小型冷库和两个千吨冷库,带动一批贫困户脱贫。目前旬邑县已开工建设冷库5个,其余各县也都紧锣密鼓进行落实。在推进养殖扶贫上,推广温氏集团“公司+农户”家庭牧场生猪养殖、正大集团“四位一体(政府、正大、银行、农户)”产业化、黑萨牧业肉羊产业化3种扶贫模式,帮扶一批贫困群众实现脱贫。在推进农机作业队扶贫上,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形式,确定有意愿、有能力的农机专业合作社,选择符合条件、有意愿入社的贫困户,组建农机扶贫作业队实现增收。目前全市已组建农机扶贫作业队19个,购买和拥有大型拖拉机、深松机和小麦、玉米收获播种机械389台,帮扶贫困户262户,其中带资入队65户、带机入队16户、入队从事驾驶和务工37户,为贫困户免费耕种收144户。在推进光伏扶贫上,已从中省专项扶贫资金中切出845万元,专门扶持845户贫困群众发展光伏项目(长武县645万元、永寿县200万元),目前已建成21村447户971KW,完成投资996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和省发改委补助资金420万元,群众自筹资金576万元),227户已并网发电,其余的198户正在建设中。
第三是探索就业扶贫的新模式,举办针对贫困户的就业专场招聘会28场次,转移就业贫困群众36937人;开展就业援助5535人次,开发安排政府公益岗位1065个,对388名贫困群众进行了托底安置,帮助实现就业增收。
多方发力,在精准上做文章
咸阳创新移民搬迁扶贫安置思路,结合房地产业去库存,按照“存量房+增量房”方式,灵活安置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彬县在试点中率先完成了近300户存量房安置任务。目前,第一批中央预算内易地扶贫搬迁资金1.46亿元已下达各县,市财政列支的4028万元建档立卡贫困户补助资金也已划拨到县,存量房安置各县正在抓紧核定有搬迁意向的贫困户和确定房源、已有2549户贫困户和房产企业签订了购房合同或协议;增量房安置49个新建移民小区均已开工。
生态补偿扶贫,让贫困户在经济林和林下经济里收获金果。咸阳免费为贫困户提供种苗和技术服务,已扶持13730户贫困户栽植核桃、花椒等杂果经济林4.83万亩;向贫困群众免费发放鸡苗9000多只、饲料18000斤;将2.1万亩25度以上坡耕地纳入退耕还林范围,可安排贫困户1000户左右;优先聘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从事森林管护和造林,从贫困户中聘任生态护林员406名,组织10.7万人次贫困户参与工程造林获得劳务报酬856万元。
教育支持扶贫,全力保障贫困学生有学上、学有所长。计划投入1.38亿元,落实贫困家庭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各种形式补助资金的全覆盖,保障贫困家庭学子顺利完成学业。截至8月底,确定了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学生29523人,享受贫困资助的建档立卡贫困学生15299名;共发放各类补助1243.7万元,其中学前教育4404名幼儿享受资助167.9万元,义务教育阶段7316名学生享受资助510.5万元,普通高中2541名学生享受资助421.3万元,中等职业学校614名学生享受资助87.2万元;2016年新录取的424名大学新生享受资助56.8万元。同时,投入1800万元开展就业培训,目前已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1.1万人次,全年将完成2万人次培训任务。
兜底保障扶贫,形成低保+救助+供养机制。咸阳市开展城乡低保大排查活动,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确保了农村低保工作的公开、公正和公平。截至8月底,为15.9万农村低保群众(贫困群众150872人)发放低保金2.3亿元;发放临时救助资金1503万元,救助13559户困难群众;发放五保金2186万元,集中供养五保对象5326人。(陕西日报记者 齐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