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云南宁洱脱贫:沪滇合作由“帮扶”到“共建”

2016-11-08 20:16  中国新闻网

云南宁洱脱贫:沪滇合作由“帮扶”到“共建”

图为,宁洱茶农手工炒制茶叶。 刘冉阳 摄

中新网普洱11月8日电 (缪超)今年是沪滇帮扶20周年,来自上海的帮扶者在助力云南脱贫过程中,正逐步发现云南“优势”,冀望沪滇合作“共建共赢”。

“宁洱生态很好,食材绿色健康。”近日,上海金山区廊下镇书记沈文在云南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用完一顿原生态工作餐后,如是说。

“这餐很‘合胃口’!”沈文欣喜地告诉记者,他深知绿色生态在上海的“价值”。

沈文介绍称,上海人想到农业一定会想到廊下镇,廊下的农产品代表着生态、安全、可靠。该镇依托生态农业,建成一个食品加工园区,成为上海第一个中央厨房。这个食品园区,为上海各式各样的企业提供半成品餐食,每天供应着20万人的午餐。

与此同时,廊下镇用稻草、牛粪培养种植的白蘑菇,1亩地年均产值达200万元,甚至比工业产值还高。

图为,宁洱当地农民晾晒玉米,用作猪饲料。 缪超 摄

图为,宁洱当地农民晾晒玉米,用作猪饲料。 缪超 摄

宁洱县境内森林覆盖率高达77.1%,生态环境优越,食材天然绿色健康。沈文认为,宁洱的生态优势与上海目前的需求契合,正对廊下镇未来发展的“胃口”。

今年,宁洱县作为云南省首批12个“脱贫摘帽”县之一,年底将面临脱贫验收。又恰逢上海金山区廊下镇与普洱市宁洱县同心镇结对帮扶三周年。

在宁洱脱贫关键时刻,廊下镇不仅给同心镇带来了成功经验,也带来了“真金白银”:帮扶共建资金100万元。

沈文说,廊下镇不仅是在帮助宁洱实现脱贫,也是为廊下镇的未来发展打基础。“我们要在宁洱找出产业,把生态的东西卖出去。”

除了宁洱生态符合上海的“胃口”外,沈文同时看到了宁洱即将迎来的“新机遇”。

图为,宁洱当地农妇从自家地里摘回蔬菜,去集市销售。 缪超 摄

图为,宁洱当地农妇从自家地里摘回蔬菜,去集市销售。 缪超 摄

作为茶马古道的起点,昆曼大通道上的一个县,宁洱一直是云南与东南亚南亚交流的前沿之一。如今,中老铁路规划设计,不仅穿过宁洱,还要在这里设立一个站点和一个物流中心。以“绿色生态”拥抱“一带一路”今后将成为宁洱的“新机遇”,这也正是云南未来发展的缩影。

“沪昆高铁、中老铁路将为上海与云南、东南亚南亚打通又一条经济大动脉,也是文化、技术、产业的大动脉。并将云南及周边国家与上海的发展缔结为经济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沈文说。

当上海发现云南的“优势”,沪滇合作也由“帮扶”转变为“共建共赢”。(完)

全站热点
草滩街道扎实做好冬季安全生产工作

2016-11-08 17:44阅读

泾阳明确标准选准用好两新组织党建指导员

2016-11-08 12:03阅读

食材乱加防腐剂 无良经营终害己

2016-11-07 21:00阅读

中国铁建高端装备制造基地落户阎良区

2016-11-07 11:25阅读

阎良区西飞二中啦啦操队勇夺国赛桂冠

2016-11-05 14:25阅读

临潼区区长刘三民陪同市政府副秘书长肖增光调研渭河北岸堤顶道路建设工程

2016-11-04 15:31阅读

草滩街道多举措做好就业工作

2016-11-03 19:46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