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特写:深山里的一面党旗

2016-11-03 13:18  新华社

新华社成都11月3日电(记者李力可)做藏服、制藏靴,59岁的张呷玛当了几十年手艺人,本应是含饴弄孙的年纪,他却为了家乡脱贫带伤坚守工地。

他的家乡是四川省甘孜州雅江县米龙乡陇冬村,这里人均年收入只有4300元,全村46户中有11户贫困户,张呷玛在村支部书记的岗位上一干就是38年。

从县城到陇冬村的30公里路是由被落石、塌方严重损毁的公路和一段修在悬崖边碎石路组成的,许多弯道都需要小心翼翼地进退几次才能勉强通过。

路的尽头是陇冬村磨子沟,米龙乡副乡长朱磊告诉记者,磨子沟里生长着与珙桐树齐名的珍稀植物五小叶槭。

车行入村,古老的藏式民居稀疏分布在磨子沟旁,失修的木栅栏述说着千百年不变的生活。就在这时,一面鲜红的党旗出现在路边。

党旗插在一座新修的厂房上,一位老人守在下面,见我们到来,他忙过来打招呼,但步子却迈得一瘸一拐。如不是朱磊介绍,很难相信这位老人就是张呷玛。

推开大门,宽敞的厂房里是一个个木制圈舍,张呷玛告诉记者,陇冬村每家每户都养猪,要脱贫致富,自然也想到了养猪。今年7月,在对口扶贫的军工企业的帮扶下,陇冬村的特种野猪养殖基地在磨子沟开工了。

但开工没多久,问题就出现了。村里拿不出钱请工人,修建养殖基地只能靠村民出工出力,再把工钱算作合作社的股本,许多村民不愿加入到建设队伍中。

“当了38年村支部书记,我不带头怎么行?”张呷玛站了出来,他放下了家中的营生,和全村12名党员带头上了工地。从那天起,一面党旗插到了工地最显眼的位置。

买不起砖,就采石垒墙;用不起吊车,就用肩头扛起几百斤重的钢梁……。9月的一天,正在铺夹芯板屋顶的张呷玛,不慎重重地摔倒在钢梁上,伤到了腰。众人劝他去医院,但他惦念着工地。“屋顶还没铺好,猪圈也没隔出来,我不能离开。”张呷玛说。

他让家人找来一根宽牛皮带,把皮带紧紧扎在腰上固定腰椎,一瘸一拐地回到了工地。“9月天气还比较热,张书记扎着皮带非常难受。”朱磊回忆道,“有时疼得不行,就用乡卫生院开的云南白药喷一下,又接着干活。”

村民旺堆不顾妻子的阻挠上了工地,还拿出了家里的地作为养殖基地的活动场。他告诉记者,张书记的行为感动了村民,大家都希望能帮他减轻负担。

在12名党员和11户贫困户的努力下,养殖基地终于在10月中旬完工了。

几年前,张呷玛在自家地里培育了几棵五小叶槭,他希望能通过五小叶槭带动村里的旅游。但为了野猪养殖,他在地里种上了用作猪饲料的白南瓜。

“我希望磨子沟也能通公路,让我们的猪能运到外地卖个好价钱。”张呷玛说。

全站热点
马王街道传达学习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

2016-11-03 11:30阅读

五星街道“六有”标准 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2016-11-02 19:30阅读

赛格电脑城公交站现多处水坑 市政已重铺柏油路

2016-11-02 09:10阅读

未央区农工局认真传达贯彻全区安全生产紧急会议精神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

2016-11-01 09:42阅读

一卡通实名卡发行首日428人办理 可在多领域使用

2016-10-29 09:11阅读

商洛警方阻止电信诈骗375起案值500万元

2016-10-27 18:01阅读

太乙宫街道召开区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宣讲会

2016-10-26 15:3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