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下午4时许,商洛市商南县居民赵某某报警,“其被自称某工程承包商邀约购物诈骗预付款1.3万元,资金已转入对方指定账户。”商南警方立即投入案件侦查,办案民警迅速核对受害人银行卡和涉案人员账户信息,以最快速度录入公安部电信诈骗案件侦办平台,申请采取止付措施。当晚10时许,反诈骗中心反馈,“1.3万元资金已经成功止付。”
今年以来,商洛市公安局周密部署,快速反应,多措并举,有效震慑了全市范围内的电信诈骗犯罪活动,相继破获了“伪基站”案、“黑广播”案,利用“电信诈骗案件侦办平台”破获电信诈骗案件13件,协外破获案件14起,共冻结止付电信诈骗案件375起,为受害群众追回被骗财物价值500余万元。
“电信诈骗案件侦办平台”启用以来,商洛市公安局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电信诈骗案件录入系统大会战,按照“无论案值,符合立案条件,一律立为刑事案件”的原则,将2015年以来全市所发电信诈骗案件全部录入平台。
同时,市局刑警支队在各县区组织开展了“电信诈骗案件侦办平台”案件录入与紧急止付工作大培训活动,针对各县区刑警大队 、派出所500余名民警,就电信诈骗案件接处警、案件录入及涉案账户紧急止付工作进行了系统的培训,有效提了高基层公安机关办理此类案件的实战能力。
今年9月15日,商州区市民刘先生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冒充公安机关民警进行诈骗,因刘先生未能识破诈骗手段,被骗走现金4万元。接报警后,商州警方迅速开展立案侦查工作。办案民警第一时间投入到被骗资金的追踪和查找中,立即录入电信诈骗案件侦办平台,申请采取止付措施。最终,成功冻结止付4万被骗资金,挽回了刘先生的经济损失。
为提高广大群众电信诈骗的防范意识,构建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第一道防火墙,商洛市公安局组织开展“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宣传周”主题活动,通过“以案说法”、编写防骗口诀、制作宣传手册等举措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发挥公安政务微博、微信公众号的平台优势,不断发布有关打防电信网络新型犯罪的信息,介绍新型犯罪手法、警方支招等内容;在市电视台,对专项行动期间已破的重大案件进行深度宣传报道,深度揭露犯罪手法和伎俩;协调组织各大商业银行通过在营业网点电子屏幕滚动播放防骗标语、悬挂宣传警示横幅、ATM机等自助终端上粘贴防诈骗提示,对办理汇款、转账等业务的群众主动询问原因等多种方式,提醒群众防范诈骗。目前,全市共设置宣传点90余处,制作宣传展板280余块,印发各种宣传资料5万余份。
警方提示,在遭遇电信网络诈骗后,为尽可能避免损失,请注意以下三点注意事项。一是尽快打110或者到最近的公安机关报案。二是准确记录骗子的账号、账户姓名。三是将骗子的账号、账户姓名等提供给民警,由公安机关进行紧急止付。
(陕西日报记者 秦峰 通讯员 王丹 实习生 姜卓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