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传统社会中,“家”一直都是很重要的概念,一个上有父母、中有兄弟姐妹、下有子侄的大家族,要靠规则才能维护好秩序,这个规则称之为家训,秩序称之为家风;优良的家风源于优良的家庭教育,包括传承下来的价值观、伦理观与道德观,家庭中强调尊老爱幼,成员间提倡相互体谅、包容和信任。崇尚优良的家风家训就是为了实现“家和万事兴”,达到家族世代繁盛的目的。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文明进步关系到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千百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一代代家庭长辈的言传身教和家风传承,深入到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家风家训作为传承中华文明的微观载体,影响着一代代人们。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正,则政风清;家风正,则党风端。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的文明进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优秀的家风家训引导着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长安区委、区政府历来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自2012年起,区委、区政府每年都隆重表彰一批“好媳妇”、“好孝子”、“好婆婆”,命名一批“文明家庭”、“五好家庭”和“十星级文明户”,通过表彰、奖励和宣传,相继涌现出一大批来自人们身边的好家庭、好家人,他们的事迹被人们争相传颂,不仅弘扬了社会文明新风尚,带动了城乡文明程度提升,更成为十里八乡群众可亲、可敬、可学的榜样。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和影响着社会之风。时下,引领崇德向善、奋发向上的时代风尚,已成为家风家训的重要内容。2015年以来,长安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在全区广泛开展“美德传家润长安”系列家风家训培育传承活动,一年多来,通过寻找“长安最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创建、开展“道德评理会”、启动“家+家”邻里互助以及未成年人“我为家风代言”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推动长安大地达成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共识。在各项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很多来自城乡普通群众家庭的好家训、好故事感人至深,长安区积极通过编印《美德传家润长安——优秀家风家训专辑》、举办“长安区优秀家风家训书画展”、“千户居民厅堂悬挂家风家训”、优秀家庭故事社区巡展等,把这些优秀的家庭故事和家风家训广为传播,旨在以好家风促进好政风、好民风,引领大家崇德向善、奋发向上,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中落地生根,为长安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环境优”的国际化大都市新型城区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精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