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提醒玩家“需满13周岁”
记者以12岁注册登录也可畅玩
在体验活动中,华商报记者发现,手游皇室战争的游戏设置中有家长提醒一栏,其中写道:“我们的游戏均是为13岁以上年龄层人群所打造提供的。”此外,在该游戏服务条款中写着:“您必须承诺您已满13周岁并且已经理解并同意本服务条款的各项条款。对于13周岁至17周岁之间的用户,您须保证您的法定监护人已经审阅并同意本服务条款的各项条款。”
然而当华商报记者用一个12岁未成年人的身份证号在腾讯网站进行实名注册后,仍可以登录该游戏,没有任何提醒阻拦,游戏体验也丝毫不受影响。
在王者荣耀、火影忍者、穿越火线枪战王者等腾讯游戏中,点击许可及服务协议后直接跳转至腾讯游戏官网后显示:“您如果需要使用和享受腾讯游戏,则您需要将您享有使用权的QQ账号或微信账号作为游戏账号,并按照《网络游戏管理暂行规定》及文化部《网络游戏服务格式化协议必备条款》的要求,登录实名注册系统并进行实名注册。
您充分理解并同意:腾讯会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将您的实名注册信息运用于防沉迷系统之中,即腾讯可能会根据您的实名注册信息判断您是否年满18周岁,从而决定是否对您的游戏账号予以防沉迷限制。”
然而众多游戏中对玩家是否是未成年人的限制,也仅仅只停留在这份提醒中,就好像河边“禁止游泳”的警示牌,形同虚设。
心理分析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程文彦:
很多孩子通过游戏对抗“挫败感”和“交际”问题
很多家长都难以理解游戏到底哪来那么大的魔力,感觉把自己孩子的魂都“吸”走了。其实,认知神经科学家早在研究中就发现,人脑中会分泌多种能让人感到快乐、安全和成就感的物质,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这些物质统称为“快乐素”。通常情况下,快乐素的释放水平很低,只有当我们完成了预设目标,大脑才会增加快乐素的分泌,让人感受到满足和成功的喜悦。
游戏之所以让孩子们欲罢不能,都是通过“完成任务获得奖励”促进快乐素的大量释放来让人感到愉悦,但也让身体再也不能从正常生活中获得同样水平的快乐素,从而感到空虚、失落,甚至出现头痛、腹泻、痉挛、惊厥等身体上的不适,“瘾”就形成了。
此外,一些控制型的家长往往会对孩子生活中方方面面都提出要求,而这些高控制、高要求,使得孩子在生活中常常体验到挫败感,不得不从游戏中去补偿那些“快乐感”。
此外,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来说,本身需要能够持续与其进行愉悦互动的一个稳定客体建立稳定的依恋关系,但当照料者缺失或不能满足儿童的需要时,儿童就会转而寻找其他客体,也就很容易依恋上网络游戏。
而对于年龄较大的青少年,这段时间本身因机体变化而导致性意识萌发及攻击性增强,游戏可以满足这些需要。
对于一些人际交往能力不足的青少年而言,虚拟的游戏空间还满足了其交往的需要。很多得不到长辈的认同与鼓励、同伴的尊重与接纳的孩子,用游戏带给他们虚拟的自我效能感来麻痹生活中的不被认可,久而久之就会沉浸在这种虚假的成就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