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疑问:网游世界VS未成年人 谁来当这场PK的裁判?(2)

2016-10-31 09:14  华商报

三问

是谁在敷衍实名注册?

2011年,新闻出版总署、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公安部、工信部、共青团中央、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正式要求,启动网络游戏防沉迷的实名验证工作,而这项工作其实在2007年就已开展。

八部委当时指出,实名认证是实施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的关键保证。而实施网络游戏防沉迷工作应当是全国各有关部门、机构、网络游戏运营企业切实履行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社会责任的一项重要工作。然而,华商报的实验结果却表明:注册根本无需实名。

不少家长担忧的是,9年前开展的这项认证工作,已经无法跟上网络高速发展的当下。目前,在移动网络端,还没有实名注册和防沉迷系统。据记者了解,这一系统甚至被有意漏掉。

四问

谁在帮“抽宝箱”开脱?

游戏中的“抽宝箱”让玩家们疯狂:一边痛骂运营商坑钱,高喊要剁手不再赌“命”,一边又像个赌徒般的充钱去博得“抽宝箱”里“琳琅满目”的宝物。

2010年,文化部发布《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不得以随机抽取等偶然方式,诱导网络游戏用户采取投入法定货币或者网络游戏虚拟货币以获取网络游戏产品和服务。可作为行业协会,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印发的《移动游戏内容规范(2016年版)》通知,在这句话前却加了范围,“要求必须明示规则的”。不少家长对此质疑,难道未明示具体规则的“抽宝箱”才算违规?“即便是赌场,规则也得先明示呀!”

而在定义何为虚拟游戏货币时,广东省相关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部门官员曾表示,网络虚拟货币是存在于游戏外用钱兑换,而游戏中的游戏币只存在于游戏内,可以玩游戏获得,也可通过网络虚拟币购买。也就是说,使用游戏外的货币(法定或虚拟)抽奖是违法的,但使用游戏内的游戏币抽奖不算违法。网友们质疑:赌场的筹码不就是赌场内的游戏币吗?只是筹码能够兑换成钱,而游戏中筹码只能去抽取特殊强力的游戏道具。

不少玩家认为,“抽宝箱”是游戏商盈利的法宝,它抓住了玩家的好胜心、虚荣心和好赌心理,让无数玩家深陷其中,砸进去成千上万的真金白金,沉迷且不能自拔。“而一些职能部门呢,却玩起了文字游戏。”一位资深游戏玩家说。

五问

谁来拯救这些孩子?

在网络世界中,谁来拯救哪些深陷其中的孩子们?

家长吗?

家长作为监护人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家长们却管不住。家长每天刷着朋友圈已经是一种网瘾的体现,如何给孩子榜样的力量。

学校吗?

数字化网络化教学已成为当下教育的必备硬件,上课使用智能操作平台,作业用手机布置。孩子们离不开网络,又有多少人会引导他们如何健康使用网络?

舆论呢?

高调的宣传职业玩家,使得孩子把成为职业玩家当作梦想。可又有谁会知道,那些站在金字塔尖,收入上百万的职业玩家,只是千万个玩家中的凤毛麟角,并且要付出大量的努力。

游戏商呢?

我们无力谴责这些以盈利为目的公司。可任何一个企业,在赚得盆满钵盈时是否应当承担起一份无价的社会责任?

职能部门呢?

当面对家长投诉时一句“属地管理”,把自己的责任推得远远。而已饱受争议,困扰社会的问题,职能部门的监管力度真的够吗?

全站热点
前三季度陕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6%

2016-10-30 08:40阅读

四川巴州区委宣传部来长安考察

2016-10-28 16:28阅读

阎良区振兴街道以落实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为抓手全力冲刺四季度

2016-10-27 16:59阅读

工商阎良分局航城工商所认真开展“三无”劣质学生用品等市场专项整治

2016-10-26 13:31阅读

国医大师郭诚杰学术思想传承研讨会在咸阳召开

2016-10-25 00:47阅读

丹凤选聘生态护林员445名

2016-10-22 08:56阅读

临潼区城改办召开专题会议保障省考指标落实并加快推进火车站棚改项目进展

2016-10-21 00:13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