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完善公共服务提高居民幸福感。借助微信、微博等平台,为居民建言献策、参与社区治理提供便利;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探索居家养老新模式;深化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打造社区服务联盟,为居民提供便捷式生活服务和公共服务。
二是健全社保体系增强群众获得感。积极完善“委、居、站、办”管理服务架构,建立居民网格管理模式和居民联系制度;动态管理劳动保障系统,结合辖区用工需求和失业人员实际开展导向式就业培训。
三是培育社会组织提升公众参与度。以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为依托,大力培育和规范管理社会组织;组织居民志愿者队伍,参与社区共建等工作;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开展社区巡回宣讲,引导居民树立家风家规意识,发挥文化润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