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西留堡“桂花球米”丰收开镰

2016-10-24 19:11  兵马俑在线

“开镰收水稻咧”……最近,滦镇街道西留堡村的“桂花球米”喜获丰收,远远望去,金色的稻田如同一幅美丽画卷在秦岭脚下铺展开来,空气中也弥漫着稻谷的阵阵清香。

10月13日,记者走进西留堡,近百亩的稻田内,村民们互相帮忙,收稻子、打捆、打稻子,一派丰收的景象。“原本国庆期间就能收割,受雨水多、气温低的影响,水稻收割推迟了好几天,但今年的水稻长势一直很好,颗粒饱满,肯定大丰收。”返乡青年杨波满脸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长安东大、滦镇等沿山街道都有种水稻的传统,最多时达到了3万亩。著名小品演员郭达的《换大米》,原型就出自长安。近年来,随着水域的减少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水稻种植面积越来越少。

为了将这一正在消亡的关中传统耕作文化保留下来,2015年,西留堡返乡青年杨波发起了“寻根乡土西留堡”系列行动,唤起更多人对本土物产的关注。5月份开始,杨波奔走乡村之间,亲自下田开始种植水稻。摒弃现代化的机械收种,运用传统的种植技术,依靠人力劳作,肥料是老油坊油渣和农家肥搅拌、发酵而成的农家有机肥,除虫则用的是传统的人工捕捉,完全按照绿色、有机的标准去种植。杨波还积极发动和引导村民参与,注册成立了农业合作社,设计包装,注册商标,运用网络平台和现代抽真空保鲜技术进行推广销售,推动水稻产业化发展。

杨波告诉记者,村里的水稻还没成熟时,就有很多单位和个人,订单预订了1000多斤大米。这让自己发展水稻的信心更足了。他相信,不久的将来,长安一定会再次稻花飘香……

全站热点
区政府召开供气供热问题排查化解专题会议

2016-10-24 00:00阅读

灞桥食品药监所开展联合执法迎接国卫复审

2016-10-22 00:27阅读

高陵?教育民生工程实现全覆盖

2016-10-21 00:20阅读

高陵三举措优化投资环境平台建设

2016-10-19 08:10阅读

周至县公安局国庆安保工作获市公安局肯定

2016-10-16 08:21阅读

环西街道玉祥门社区召开人大代表选举玉祥门潘家村选区动员安排会

2016-10-13 11:47阅读

县公安局国庆安保工作获市公安局肯定

2016-10-11 15:25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