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湖北一团队拍摄音乐纪录片 以“大三线”建设为背景

2016-09-26 12:04  中国新闻网

湖北一团队拍摄音乐纪录片以“大三线”建设为背景

创作团队部分成员合影,他们中大多数人是“461”电厂建设者后代 李拥军 摄

日前举行的纪录片首映式上邀请了“461”电厂曾经的建设者,缅怀峥嵘岁月 李拥军 摄

日前举行的纪录片首映式上邀请了“461”电厂曾经的建设者,缅怀峥嵘岁月 李拥军 摄

中新网武汉9月26日电 (马芙蓉)“投身‘大三线’,不怕苦和累,备战备荒为国防,心中无怨又无悔……”26日,音乐纪录片《醉深情稠四六一》同名主题歌MV在多家音乐网站首发。作为一部“大三线”叙事体音乐纪录片,该主题曲表达了对那个特殊建设时期老一辈们扎根山区、艰苦奋斗的崇敬和怀念。

“大三线”建设是新中国在1964年至1978年间,展开的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为宏大的一次工业体系建设。彼时,为改变“老、少、边、穷”地区的落后经济,老一辈建设者们扛起背包、背井离乡,在穷山坳里奉献青春和热情。

“他们的历史功绩值得后人永远铭记。”该纪录片的主要策划者和总制片人、武汉市东西湖区文化馆副研究馆员万飞说,《醉深情稠四六一》即是以“大三线”建设为背景,以“461”电厂为缩影创作完成的。

万飞介绍,“461”是坐落在鄂西南大山深处的湖北省松木坪电厂的俗称,是“大三线”建设典型代表。他从小在松木坪电厂长大,见证了父辈的无私和奉献。

纪录片从策划到首映历时8个多月。团队成员大多是“461”电厂建设者后代,他们重访“461”工业遗址,奔赴武汉、宜昌、荆州等地,寻访当年参与电厂建设者,获得大量详实的文字和影像资料。在日前的纪录片首映式上,他们还邀请老一辈建设者出席,缅怀峥嵘岁月。

“我们想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告诉世人,老一辈建设者们扎根山区、艰苦奋斗的创业、奉献精神仍然在他们的子孙后代身上得以体现和传承。”万飞说,“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需要、最弥足珍贵的心理品质和内在力量,也是这部纪录片要体现的深刻内涵。”

在同为“461”电厂后代的陈岚看来,“461”在时代里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在一个用代号标注的地域空间里,在个体记忆和历史叙事盘根错节时,当每一位个体或每一个家庭把真实、朴素的情感记录下来,或许也是对历史的一种补充。(完)

全站热点
区交通运输局组织职工开展秋季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及演练

2016-09-26 10:15阅读

雁塔区30个药店回收过期药

2016-09-25 08:05阅读

陕西记者李艳入围全国第三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决赛

2016-09-23 20:30阅读

王莽街道党校第一期党建主题班理论课结业

2016-09-23 11:30阅读

蓝田县召开秋季秸秆禁烧工作紧急会

2016-09-22 18:01阅读

辛家庙街道辛家庙社区召开全体党员学习大会

2016-09-22 10:06阅读

未央宫街道多项措施做好街道工会工作

2016-09-21 12:47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