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中国超级稻研发20载 袁隆平对“两个梦”充满信心

2016-09-12 22:12  中国新闻网

中国超级稻研发20载袁隆平对“两个梦”充满信心

资料图:“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中新社发 杨华峰 摄

中新社长沙9月12日电(记者 刘双双)“我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86岁高龄的“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12日从自己学生手中接过具有特殊意义的“金果奖”奖杯,与大家分享其始终坚守的梦想。

身着黑白格子衬衣、精神矍铄的袁隆平院士用洪亮的声音说道:“我的梦里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子粒有花生米那么大。今年我们正在向超级稻第五期每公顷16吨目标攻关,很快就能实现;下一步还要实现每公顷17吨、18吨,高产更高产是我们永恒的主题。”

当天,为纪念袁隆平院士杂交水稻开山之作《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文50周年及中国超级稻研发20周年,来自全国的水稻研发专家、杂交水稻生产与推广一线人员共聚一堂,重温超级稻每一次突破的关键创新节点,分享攻关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50年前,袁隆平在中国科学院主编的《科学通报》第17卷第4期刊发《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这篇文章的发表,开创了一个崭新学科——杂交水稻学;开拓了一个全新的产业领域——杂交水稻种业。

1996年,农业部正式立项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第一期至第四期攻关目标分别为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和1000公斤。

“当时,我怎么也不会料到杂交水稻会发展得这么快、这么大。”袁隆平说,全世界有22亿亩水稻,如果世界上有一半的稻田都种上了杂交稻,所增产的粮食,按平均每公顷增产两吨计算,可以多养活4至5亿人口。杂交水稻就能在保障国家及世界粮食安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方面发挥更重要作用。

袁隆平院士自1953年安江农校执教以来,培养了一大批从事杂交水稻研发的技术人才,还培训了数千名来自不同国家的杂交水稻技术人员。在现场,水稻育种专家邓启云博士作为袁隆平的学生代表,满怀感恩之情,向老师颁发了“金果奖”奖杯,以感谢袁隆平院士数十载身体力行教书育人,不遗余力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的巨大贡献。

“现在,我们正在向这两个梦攻关。只要大家共同努力,我相信这两个梦一定能实现!”袁隆平最后说。(完)

全站热点
2016年西安市银龄行动——医疗义诊进社区

2016-09-12 18:27阅读

碑林区卫计局全力做好2016年母乳喂养月宣传工作

2016-09-12 15:04阅读

米字形交通打开发展空间 让陕西自贸区“一带一路”核心区落到实处

2016-09-11 09:00阅读

高陵区开展“法律进学校”宣传周活动

2016-09-10 00:07阅读

区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新城区2015年财政决算(草案)的报告

2016-09-09 11:10阅读

区教育局联合多部门举办全区校车及接送车辆安全培训

2016-09-08 17:02阅读

县安监局加强行政许可审批事中事后监管力度

2016-09-08 09:17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