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大熊猫“水秀”在半野化环境下产下单胎熊猫幼仔

2016-09-06 20:10  中国新闻网

大熊猫“水秀”在半野化环境下产下单胎熊猫幼仔

大熊猫“水秀”和幼仔在一起。 杨松柏 摄

中新网成都9月6日电 (记者安源 徐杨祎)6日记者从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获悉,大熊猫“水秀”于5日23时05分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卧龙核桃坪野化培训基地半野化环境下成功产下单胎大熊猫幼仔。

据了解,今年4月初,“水秀”与大熊猫“香格”完成自然交配,经过155天的孕期,9月5日,“水秀”出现产前行为,工作人员冒雨在野化圈中耐心等待。深夜23点05分,在工作人员的期待中,“水秀”在无任何遮挡并持续降雨的核桃坪“第一阶段”野化培训圈内顺利产下这只幼仔。幼仔精神良好,叫声洪亮。目前母子各项体征均正常,幼仔性别、体重须等待进一步确定。

至此,参加“第七梯队”的野化培训大熊猫母兽共繁育幼仔3胎4仔,2016野化培训大熊猫产仔季圆满结束。这些新生幼仔的出生标志着野化培训梯队的不断壮大,为以后的野化培训和放归研究提供种源基础和研究对象,进一步推进大熊猫的野化培训与放归工作。

据研究人员介绍,目前,大熊猫栖息地破碎化严重,由于自然隔离和人为干扰等因素的影响,大熊猫野外种群被分割成33个局域种群。受栖息地破碎化影响,大熊猫局域种群基因交流受阻。个体数量小于30只、具有灭绝风险的种群有22个,个体数量小于10只、具有高度灭绝风险的局域种群有18个。将人工繁育的大熊猫野化培训后放归自然,补充野外种群,是开展大熊猫迁地保护和科研繁殖的最重要目的之一,也是恢复和重建野生种群的重要手段。

据悉,圈养大熊猫母兽带仔野化培训与放归研究是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开展的一项重大科学研究,从2010年至今开启了七个梯队的研究,野化培训研究项目规模不断扩大,具备可持续性。相继成功放归大熊猫“淘淘”、“张想”和“华姣”,标志着大熊猫保护已经从“扩繁保种”发展到“野外小种群复壮”的新阶段,开辟了大熊猫保护事业的新纪元。(完)

全站热点
预售许可通告(8月更新)

2016-09-06 16:15阅读

区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 传达学习全市换届工作专题会议精神 围绕学习贯彻 《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 》

2016-09-06 10:18阅读

紧密型医联体 贴心服务医院

2016-09-05 17:45阅读

陕西省权责清单统一发布平台上线运行 可提供一站式在线服务

2016-09-04 09:30阅读

太华路街道联合公安新城分局开展大擦洗活动

2016-09-02 19:10阅读

气象局:张璐同志参加省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获表彰

2016-09-02 11:24阅读

环保长安分局领导班子成员组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第三专题讨论

2016-09-01 16:3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