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各方热议“大熊猫不再濒危” 保护“国宝”依旧任重道远

2016-09-06 15:02  中国新闻网

各方热议“大熊猫不再濒危”保护“国宝”依旧任重道远

大熊猫正在进食。(资料图) 徐杨祎 摄

中新网成都9月6日电 (记者 徐杨祎 安源)“不能说,从濒危变为易危,就意味着大熊猫不需要持续保护了。”6日,卧龙自然保护区木江坪保护站站长施晓刚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强调,大熊猫保护工作依旧任重道远。

日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美国夏威夷正式宣布将大熊猫受威胁程度由“濒危”降为“易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将物种的濒危等级划分为7个等级,由高到低分别为灭绝、野外灭绝、极危、濒危、易危、近危和无危。其中极危、濒危和易危物种又被统称为受威胁物种。

得知“降级”的消息,从事了20多年野生大熊猫保护工作的施晓刚,有点激动,更多的却是担忧。“这是对中国这么多年大熊猫保护工作的一个肯定,但从我们一线来说,野生大熊猫的生存环境,还面临着一定的风险。”

施晓刚和同事们长期在大熊猫栖息地工作,巡护并监测野生大熊猫的行为、健康及繁殖状况。“期间,遇到了很多实际的问题,这些实际问题是评估专家们无法掌握的。”施晓刚说,除了栖息地破碎化这一主要威胁外,大熊猫栖息地环境还受到周边社区的制约,旅游、采药等经济行为也影响着栖息地的保护。

根据中国国家林业局2015年2月发布的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截至2013年年底,中国野生大熊猫1864只,这比低谷时期1985年到1988年的1114只增加了750只。或许,这正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调整大熊猫受威胁程度等级的原因。

对此,中国国家林业局认为,大熊猫仍是濒危物种,现在将大熊猫保护等级降低还为时过早。其有关负责人此前对媒体表示:栖息地破碎化仍威胁大熊猫生存,大熊猫种群交流状况还有待改善,气候变化或会影响竹林,保护管理能力仍需加强。

更重要的是,如果降低其保护等级,保护工作出现怠慢和松懈,大熊猫种群和栖息地都将遭到不可逆的损失和破坏,已取得的保护成果会很快丧失,特别是部分局域小种群随时可能灭绝。

这一看法,与远在川西高原的施晓刚不谋而合。施晓刚说,“降级”或许会对野生大熊猫保护工作产生负面作用,“也有可能出现麻痹懈怠,更甚之造成工作后退。”不过施晓刚强调说,作为一线工作者,他和同事仍将一如既往地全身心投入保护工作,“以前怎么做,现在还是怎么做,不会因此发生改变。”

大熊猫不仅因其稀少而受到关注,更凭借萌萌的形象备受民众喜爱,在全球俘获众多粉丝。“降级”的消息一出,引发了“熊猫粉丝”热议。

不少人表示,肯定中国的保护工作是一方面,但更多的是需要持续并且加大保护大熊猫的力度。“野生的数量有稍微增长,这是大家多年来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是还是要持续去保护它。”北京人郑维曾数次到四川只为看熊猫。他笑着说,“什么时候能让我领一只回家养,就不用再保护了。”

网友“角落里的一只小号”则表示,“数量不是本质,保护动物最重要的是保护自然环境即它们的生存区,否则回归自然还是会减少。”(完)

全站热点
环保高陵分局开展“两节两会”期间环境安全生产隐患大检查

2016-09-06 11:00阅读

陕西省登记慈善机构806个 首个慈善日他们在行动

2016-09-06 08:30阅读

农林局召开农业经济指标暨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析研判会

2016-09-05 15:15阅读

陕西省权责清单统一发布平台上线运行 可提供一站式在线服务

2016-09-04 09:30阅读

户县环保局采取三项措施确保市县环保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2016-09-02 18:03阅读

自来水管道发生漏水 阎良区全力以赴保障居民用水

2016-09-02 09:15阅读

马王街道开展“两节两会”安全生产隐患整治工作

2016-09-01 12:30阅读